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而2011年则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决定不出台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预见结构调整、市场转移、增速回落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消费基数也随之提高,市场销售增速将放缓,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周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之一。而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仍将面对产能问题、人才缺失、零部件配套滞后、能源危机等各种问题。随着各项经济紧缩政策的出台,整体经济大势回落,势必影响到汽车产业。
十二五将由生产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以后,汽车行业占GDP的总值已经由原来的1.5%上升至2.6%。“汽车产业已经从‘要成为支柱产业’变成‘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先生表示,“去年,全国GDP是40万亿,汽车就增长了4000亿左右。”
目前,各汽车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基本制定完成,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先生认为,2011年将会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坐标年,通过这个五年,中国汽车行业将发生质的变化,由汽车生产制造大国转变为汽车生产强国。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先生认为,中国还需要10年才能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这需要分两个阶段,十二五期间的五年调整结构、优化我们的结构,夯实基础,然后再用五年时间平稳发展,成为世界上的汽车产业强国。”
自主品牌十二五“此长彼消”
不可否认,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品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乘用车自主中国品牌占到4%,轿车占到31%。在销量增长的同事,自主企业的研发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自主品牌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由1.66%提高到1.95%。
随着合资品牌技术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合资自主品牌的概念也在滋长,业内人士认为合资自主品牌是在与本土自主品牌争抢市场,董扬持反对意见。“这是个此长彼消的过程。”董扬表示,“总结过去五年的经验,自主品牌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我们同样没有限制外国品牌的发展,只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更快一些。”
董扬认为,到十二五末,中国汽车产量应在2500万-3000万之间,保持年增长10%-15%,而出口的增长将高于国内市场的增长,这也是中国汽车走向“强国”的指标之一。
产能过剩了?
从各企业十二五的规划来看,产能的提升将是企业的重点之一,而“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话题再一次摆到了桌面上。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先生表示,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超过了4000美元,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到2015年人均GDP将达到7000美元。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与收入水平在前20%的城镇居民的年收入增长率成正比,而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扩大到40%。另外,由于各种经济紧缩政策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汽车产能相对于汽车消费需求毫无疑问是过剩的。
董扬表示,“不是产能过剩,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2010年中国汽车产能为1700万,实际生产1800万辆。”他认为,就传统汽车而言,目前的生产能力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出口需求不可忽视,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将在10-15%,如何满足这个缺口?答案只有增加产能。
“汽车的好日子到头了”
回复该发言
十二五开局 “汽车的好日子到头了”?
2 回复:十二五开局 “汽车的好日子到头了”?
DRYADDRYAD2011-05-09 00:42:42 发表
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曾经戏称“汽车的好日子到头了。”仔细分析,并非戏言。十二五期间,政府不再出台各项保护性政策,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在“苛求”中寻求发展。
十年前,中国加入WTO,当时的汽车产业属于“幼稚产业”,然“汽车乃国之重器”,政府希望汽车能够成为支柱产业,汽车业需要保护。十年过去了,汽车行业已经不在“幼稚”到需要保护。“那时候说做100万辆,做不到100万,死不瞑目,谁想到能做到1800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先生说道。
除此以外,汽车行业各项优惠政策也逐步取消,董扬唿吁国家应持续小排量车型的优惠政策,“如果国家没有政策,中国人的审美,汽车只会越做越大,必须由政策引导小型化。”沃尔沃汽车中国(微博)董事长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科技的重点,但是新能源汽车初期的推广普及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单靠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人才缺口以百万级计
“拆东墙,补西墙,墙上有洞;你挖我,我挖你,彼此彼此。”这句话正是中国汽车行业人才问题的现状。
企业的发展在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而最终都是人才问题。张小虞先生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的人才缺口不是几个海归,而是以百万级的单位计算的。付于武先生认为,除了技术研发人员,汽车企业的蓝领缺失更加厉害。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流程和工艺的复杂性,对人员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非一朝一夕。吉利控股副总裁赵福全表示,人才,是每个企业最头疼的难题,因此吉利建立了自己的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积累,对企业的提升3年可见成效。然而,管理则更为重要。他认为:“技术是根,管理是魂。”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自身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吉利1700个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做155个项目,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吉利通过矩阵式管理,就是做到了。”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法长先生认表示,在汽车营销行业,专业营销人员的缺口也非常的大。他认为,专业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来做,而中国汽车工业缺乏培养专业技能的渠道,虽然很多学校设置了汽车营销的专业,但是都是偏理论的阐述,而所谓专业公司的营销培训,讲的都是具体的工作,对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建立,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每个岗位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无法给予及时的解决和指导。
总结:
十一五规划的完满收官无论从产销量,还是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这一切都归为车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汽车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拉动。
2011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坐标年,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转移、增速回落将成为主旋律。随着乘用汽车市场容量增大,以及相关限制政策出台,乘用汽车市场迅速向2、3级市场转移,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调整时期。
回复该发言
十年前,中国加入WTO,当时的汽车产业属于“幼稚产业”,然“汽车乃国之重器”,政府希望汽车能够成为支柱产业,汽车业需要保护。十年过去了,汽车行业已经不在“幼稚”到需要保护。“那时候说做100万辆,做不到100万,死不瞑目,谁想到能做到1800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先生说道。
除此以外,汽车行业各项优惠政策也逐步取消,董扬唿吁国家应持续小排量车型的优惠政策,“如果国家没有政策,中国人的审美,汽车只会越做越大,必须由政策引导小型化。”沃尔沃汽车中国(微博)董事长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科技的重点,但是新能源汽车初期的推广普及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单靠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人才缺口以百万级计
“拆东墙,补西墙,墙上有洞;你挖我,我挖你,彼此彼此。”这句话正是中国汽车行业人才问题的现状。
企业的发展在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而最终都是人才问题。张小虞先生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的人才缺口不是几个海归,而是以百万级的单位计算的。付于武先生认为,除了技术研发人员,汽车企业的蓝领缺失更加厉害。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流程和工艺的复杂性,对人员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非一朝一夕。吉利控股副总裁赵福全表示,人才,是每个企业最头疼的难题,因此吉利建立了自己的大学,通过人才培养、知识积累,对企业的提升3年可见成效。然而,管理则更为重要。他认为:“技术是根,管理是魂。”通过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自身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吉利1700个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做155个项目,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吉利通过矩阵式管理,就是做到了。”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法长先生认表示,在汽车营销行业,专业营销人员的缺口也非常的大。他认为,专业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来做,而中国汽车工业缺乏培养专业技能的渠道,虽然很多学校设置了汽车营销的专业,但是都是偏理论的阐述,而所谓专业公司的营销培训,讲的都是具体的工作,对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建立,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每个岗位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无法给予及时的解决和指导。
总结:
十一五规划的完满收官无论从产销量,还是产业自身发展来看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这一切都归为车辆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汽车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拉动。
2011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坐标年,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转移、增速回落将成为主旋律。随着乘用汽车市场容量增大,以及相关限制政策出台,乘用汽车市场迅速向2、3级市场转移,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调整时期。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