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楼盘把价目表公示在醒目位置。
《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施行已一周,商品房经营者对“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落实如何呢?上周末,记者对深圳市诸多在售楼盘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个别在售楼盘根本没有公开标示商品房价格,一些楼盘虽然公示了价目表,但仍可以讨价还价。
福田区皇岗公园附近一个楼盘售楼处,记者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公示的商品房价目表。记者表明身份后,一位售楼小姐从前台拿了一份销售情况公示表。龙岗区坂田街道布龙路旁的一个大型楼盘,这里公示有少数商品房的价格,但却是2期的,而现在销售的是5期。而宝安区民治街道民康路附近一个楼盘售楼处,记者同样没看到“明码标价”。
同时,记者调查发现,“明码标价”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可以讨价还价。多个楼盘都表示,“明码标价”并不是不能变动的,可以打折,至于打多少折则要坐下来谈,一般都有几个点。
记者日前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去了采访函,该局表示正在对此展开检查,并将在近期通报相关检查情况。
1
记者调查:部分楼盘躲躲闪闪
福田区在售楼盘很少,皇岗公园附近的一个楼盘是福田区极少的在售楼盘之一。在该楼盘售楼处,记者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公示的商品房价目表。记者向售楼人员询问价目表,一位售楼小姐很警觉地询问记者是不是进行检查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并称如果是就请出示证件,否则她不会把价目表给记者看。在记者表明身份后,这位售楼小姐从前台拿了一份销售情况公示表,上面标明了每一套商品房的价格。
该售楼处的几位负责人随后接待了记者,一位负责人称他们在公示区有“一房一价”的公示表,只是并不醒目,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楼盘已经销售了一段时间,而这个“明码标价”的政策最近才出台,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到尽如人意。
在龙岗区坂田街道布龙路旁的一个大型楼盘,记者在售楼处没看到“明码标价”,这里公示有少数商品房的价格,但却是2期的,而现在销售的是5期。售楼人员称,现在施行“一房一价”,每套房都有一个价,但价目表都在他们手里,购房者要看哪一套的价格,他们可以找出来,售楼处不会把所有房源的价格公示出来。记者表明身份后,售楼人员称楼盘一般都不会公开房价,不光是他们这样做,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而在宝安区民治街道民康路附近一个楼盘售楼处,记者更遭遇了传统的售楼“算价”。这个楼盘不是新落成楼盘,据售楼员称,这个楼盘在售的是三期的尾盘,算是“清盘”了。在售楼处,记者没看到任何公开的“明码标价”,对于还有多少套房源在售,售楼员称很少了,约剩七八套,再细问,也问不出个准确数。记者询问房价,售楼员称记者如果看中了哪套,他可以“算价”。“不是要‘明码标价’吗?”记者问到。这位售楼员听罢一头雾水的样子,似乎从没听过“明码标价”一说。
大型楼盘
相对规范
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对而言,一些大开发商开发的大型楼盘在“明码标价”方面做法要更规范。在梅林的四季山水二期售楼处,记者一问到“一房一价”,售楼员马上把记者带到进门一侧,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销售价目表”,该价目表对每套在售的商品房价格都进行了标注。个别商品房后注明“暂不预售”,售楼员称这些房源要用于管理用房等用途,所以“暂不预售”。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