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曾被称为“指数基金元年”,这一年开始,基金行业掀起了一阵指数基金热潮,随着这类基金不断扩容,基金公司开始在标的选择、编制方法等多方面创新。在标准普尔指数服务执行董事总经理Alex Matturri看来,这是中国国内的投资者和市场逐步成熟后导致的自然现象。在这些创新之外,中国的指数产品创新空间还很大。
标准普尔或将为这股创新潮提供一些工具性的支持。Alex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他们已将标准普尔500指数授权给博时基金开发跨境ETF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品,跨境ETF基金正在等待监管层的批复。
除了包括标普500在内的跨境ETF外,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跨市场ETF是目前基金行业另一大创新尝试的方向。此前曾传出沪深300ETF进行内部测试的消息,但至今尚未有此类产品获批或即将获批的消息。
跨市场结算问题是这类指数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题,也是其推出的一个阻碍。Alex介绍,作为一个跨国的指数提供商,标准普尔为监管层和证交所分享了一些指数提供的经验,但对具体的结算技术问题,则交由基金公司与相关监管机构讨论。
随着标的选择的多样化,一些海外的指数开始为内地的基金公司所采用。Alex介绍,标准普尔100等权重和标准普尔500等权重两只指数已被分别授权给长信基金和大成基金,这两家基金公司均在今年一季度新成立了以上述指数为标的等权重的QDII指数基金。
这些或只是多元化的一个开始。“对中国投资者来讲指数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Alex认为,指数创造不是简单的指数分拆,更重要的是引入新的技术。譬如,在欧洲风险指数,考虑的是股票的波动性,还有大宗商品指数、房地产指数等非股票标的指数。中国的股指期货也用到了指数。这些都属于应用中的技术创新。
在多元化方面,标普提供跟踪相当多类型资产的指数,包括固定收益的指数。究竟跟踪何种指数的基金,比如说固定收益率指数的基金在中国能否流行起来却很难判断。但Alex表示,作为投资者来讲,资产的多元化是必要的。而且这些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关联度越小越好,重叠度越低越好,这样才能使资产更加安全、回报更加稳定。
随着指数产品开发朝多元化、细分化发展,客户的需求成为新的指数诞生的一大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最了解投资者需求的基金公司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
Alex介绍,指数的需求有三,考量投资业绩、进行产品设计和提供信息。其中,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会根据市场和投资者需求,有时修改指数后自己使用,有时将信息反馈给指数设计者,设计新的指数。
如标准普尔这样的外资指数设计者在进军中国之际,对基金公司等机构尤为重视。一方面,它们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海外的指数,同时,也为QFII提供投资中国指数的机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