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原糖进口或大增 郑糖继续寻底

1 原糖进口或大增 郑糖继续寻底
飞车2011-05-09 17:33:32 发表
4 月下旬以来,ICE 原糖5 月合约的价格持续下跌,日K 线出现6 连阴的罕见现象,目前回落至23 美分之下,创八个月来的新低。泰国、印度食糖预计大幅增产及巴西中南部甘蔗主产区全面开榨给国际糖市造成压力,未来全球食糖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
外糖深幅下跌导致国内外糖价差距迅速扩大,近来国内广西地区的报价仍保持在7200 元左右,销区则为7300~7400 元上下。这样,国内糖价高于外糖进口成本1000 元以上,对于进口商应该极具吸引力。2010 年中国进口食糖176 万吨,较2009 年增长了66%,但是2010 年1~5 月进口量仅22 万吨,只有2009 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而到2010 年的下半年竟进口了154 万吨,超过以往全年的总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2010 年3 月末至8 月,国内外食糖价差达到历史较高水平(内高外低),而进口到港数量激增发生当年在6~10 月。8 月下旬以后国内糖价强势转弱,外糖上涨加快,国内外价差迅速走低,于是11 月进口数量显著减少。除10 月底价差短暂扩大造成12 月到港规模再次出现小高峰之外,直到2011 年3 月进口数量都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看来,国内外食糖价差对于进口规模的影响存在约2 个月的滞后期。自今年3 月中旬以后,国内糖价与国际市场的比价再度进入高位区,估计自5 月份开始进口数量应该显著增加。届时,国内正好陆续进入夏季消费旺季,但现货价格未必能够显著回升。如果到港外糖的规模较大,国内价格长期坚持的7200 元甚至7000 元防线存在失守的可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对于供需缺口早有预期。日前召开的昆明糖会认为,2010/11 年度国内食糖产量仅能达到1050 万吨左右,由此将出现连续三年减产的局面。但是,由于进入2010/11 年度以来,国内糖价长时间保持在7000 元以上,这对于下游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据中糖协统计,截至今年3 月末,全国累计销售食糖447 万吨,此外国家还抛储了76 万吨,这样市场总共消化了523 万吨。而在2010 年同期,累计销量为499 万吨,抛储112 万吨,总计达到611 万吨,相比之下本年度4 月之前的需求同比减少了88 万吨。看来,糖价大幅上涨(由5000 余元涨至7000余元)对于消费的影响还是相当显著的。若考虑到同期进口数量的差异,那么与上年相比2010/11年度4 月份以前的需求大约下降了60 万吨。不过,昆明糖会上对于本年度食糖消费形势未作明确预测,只是提到主要含糖食品一季度产量增幅都达到两位数(百分比),但从前面所分析的食糖销售状况来看没有消费显著增加的迹象,或许这从侧面再度反映出高糖价形势下替代品的份额在扩大。
尽管目前看来本年度食糖供需缺口不像去年桂林糖会那样显著,但产不足需无疑是事实。国家通过抛储等调控措施干预市场对于实现供需平衡是相当关键的。自2009 年末糖价到到历史高位之后,国家多次实施抛储以稳定市场价格,截至今年2 月,两年间共抛储247 万吨,如此力度完全是空前的。所以,市场一度认为国家储备水平已经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对于未来糖价的调控有心无力。不过,在本次昆明糖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表示,对于国内食糖缺口早有预期,调控预案早已制定,通过大量进口外糖补充库存,弥补本年度缺口绰绰有余。不过,虽然近期国内糖价显著高于国际市场,但政策并未实施抛储,说明当前糖价还没有超过政策调控底线,这是产区现货价格长时间保持在7000 元之上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原糖进口或大增 郑糖继续寻底
飞车2011-05-09 17:33:32 发表
除非后期进口外糖大量增加,否则在国家不进行抛储的情况下,国内食糖供需实现平衡未必容易。但是,应该注意到,调控物价水平是近期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4 月央行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表明货币政策已经收紧,未来商品价格易跌难涨。所以,国内糖价面临中线的调整压力,只是不一定会出现深幅跳水的走势,震荡下行的局面或仍持续。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