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港新城 制图 刘建平
调查之由
最新公布的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心城区减少的人口以及新流入的外来人口逐步扩散到郊区,近郊区域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郊区新城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等一系列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导向作用明显。
无论是从飞机上即能望见的嘉定新城灯火璀璨,还是东南角的临港新城致力于打造健康之都,郊区新城的建设都显现出不同的姿态,既有类似的发展进程,也有各自的发展目标。然而,他们中的一部分目前却陷入尴尬局面,交通不便、配套措施不到位、房价逼近市区、对中心城的居民吸引力不大,已成为部分郊区新城建设发展的瓶颈。
这些郊区新城的尴尬现状究竟是正处于地区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还是如专家所言迷失了发展方向?早报记者近日对上海郊区新城踩点调查,且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上海郊区新城的发展进行剖析。
样本一:临港新城
临港新城位于现浦东新区南汇地区,是上海陆域的最前沿,临港新城主城区以“滴水湖”为中心,规划总人口15万
临港新城古棕路,一个配套完整的商品房小区内,一幢11层的楼房内寂静异常,楼顶天台,锈迹斑斑的铁栏杆上结起蜘蛛网,透过蜘蛛网,看到周围居民楼里挂着窗帘的约占整幢楼1/5。
“空宅”并不是这个小区的独有现象,事实上,这个由某大型房企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因为前期宣传强势,在这个地段已经算入住率比较高的小区。
交通配套不到位、房价单位面积超1万甚至近2万元……上海“十二五”重点发展的郊区新城之一——临港新城,也患上新城建设的通病,陷入“空城”的尴尬。

临港新城古棕路上菜市场客流非常少。
毛坯房居多投资客居多
5月3日,记者前往临港新城,从市区到临港新城,坐公交车的话,可在2号线龙阳路站搭乘龙港快线走高速抵达临港新城,每隔1个多小时一班车,即使走高速公路,路上时间花费也在1个半小时左右,车费17元。
在古棕路上的这个商品房小区内,房屋结构漂亮且小区绿化也算优美,从11层高层往下望,小区内联体别墅屋顶都有绿化,太阳能、风能在小区内都有实现,游乐设施、足球场一应俱全。
该小区2009年落成,对面便是古棕路菜市场、申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到9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在马路对面排开,服务附近的居民。
小区周边小型的饮食店、超市等都有,但门面都不大,顾客稀少。相对而言,众多的房产中介倒是开得较为热闹,然而,走进房产中介店面,3排座位10多台电脑后面,唯一一名工作人员立刻走出来介绍说,“这个小区总面积33万平方米,入住率大概15%,开盘时7000多,现1.3万左右,大部分是毛坯房,投资客较多。”房产中介现场,逗留驻足的仅为一对大学生情侣,他们留意的是租房信息,这个小区300元/月租金的房子是主打,小情侣推着自行车犹豫着,这个价格和大学宿舍住宿费相比很有竞争力。
在小区里,因入住的人并不多,安静而整洁,52号楼电子大门敞开着,走进去,101室毛坯房大门敞开,一室户的房型结构合理,而这一幢11层的楼房内却异常寂静,记者走到楼顶天台,天台的铁栏杆已锈迹斑斑,蜘蛛在上面织起了网,网住了小飞虫,但它自己已不知去向,留下蜘蛛网在风中摇晃,透过蜘蛛网,可俯视周围的居民楼,同样,附近居民楼里挂着窗帘的大约都在整幢楼的1/5左右。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