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售楼人员的信誓旦旦、项目楼盘的“物美价廉”;一边是权威人士的谨慎提醒、相关法规的明令禁止。矛盾的中心便是楼市限购风暴下备受追捧的“商住两用”项目。即便是政策调控的触角已经伸向这片游离在“限购令”之外的“世外桃源”,但对于很多购房者而言,对其中风险却知之甚少。
“在4月份开盘的商住项目中,4个项目都没有预售证,这样的情况相比以往有所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机构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此前政策对这种“以商业立项的住宅”没有限制和明文规定,而去年5月份和今年年初相关限制政策出台时,一部分项目已经变成了准现房,生米煮成熟饭,很难再作调整,否则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北京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外地则很少见,我觉得是存在违规的。但也许是法不责众,这类项目目前在市场依然很受追捧。”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宝存告诉记者。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商改住”之路基本被卡死,现存项目很有可能面临无法通过审批、完成产权分割的局面。
看房不看证
5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南三环东铁营桥南附近的一处在售项目“尚三环”实地调查。在该项目现场,楼盘已成型,施工人员正在装修楼体外立面。记者从该楼盘售楼处了解到,该项目已于4月28日开盘,目前可交付5万元定金提前认购。
与此前记者走访过的很多楼盘不同,尚三环项目的售楼处就位于该项目楼体内部。宽敞的售楼大厅中有关楼盘信息的只有一块大幅的北京区域图,连最基本的沙盘都没有。销售人员黄依(化名)的解释是,因为是准现房,有样板间可以看,所以没有配置沙盘。
在黄依的带领下,记者从售楼大厅东南侧乘电梯抵达样板间。记者发现,该项目的多个户型为不规则格局,每层13户的容量也稍显拥挤。
售楼人员对此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一再强调其房源的优势:三四环之间,地铁站附近以及很快就能交房。
黄依告诉记者,该项目由酒店改造而成,目前还余42年产权,今年8月左右就能交房入住。“老板不想继续做酒店了,就打算一起都卖出去,我们房子也不多,就100多套。”
据其介绍,目前该楼盘均价在2.4万/平方米左右,相比同区域房源,便宜不少。“旁边万科的项目开盘都卖到2.7万平方米,所以看过我们房子的客户基本都订了下来。”
而当记者提出想要了解是否“五证”齐全时,黄依表示,“五证”是用来限制期房销售的,这个项目为准现房,不需要五证齐全。“我们不需要,房子就摆在这里,根本不用担心,都是大品牌开发商。”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该项目另一售楼人员。“我们肯定都是有证的,要不国家怎么会允许卖呢,而且我们都是住总开发的项目,我们是他们(北京住总)的下属子公司。”当记者提出想要在看房的同时看看相关证件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还看不了,要过几天才能看,但具体过多少天,他也不清楚。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信息,记者致电该项目开发商——北京住总正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问他们(售楼人员)更权威。“如果说让您过两天再去看,那就是正在办呗。”
北京住总正华集团与北京住总集团究竟是什么关系?记者采访到北京住总集团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住总正华集团早已改制脱离了北京住总,现为民营企业。“也听说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正华侵权,毕竟在改制的时候是以‘住总正华’(的名称)获批脱离集团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