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出32个月来新高,比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加快。采用新权数计算的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383%,环比下降0.207%,采用旧权数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5.415%,环比下降0.225%。
去年的翘尾因素短期内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仍然很大,翘尾因素对第二季度的影响为3.5个百分点,受食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超过5%。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通胀可能会于年中见顶后于下半年放缓。今年的CPI控制目标已经上调到4%,实现目标难度很大。农业、银行、地产、有色、煤炭、保险、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行业将是通胀预期之下受益的板块。
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11.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从长期看,至少在未来20年,由粮价所推动的消费物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这是由中国人口增长耕地却不断减少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目前靠本国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国际粮价持续上扬,仍可能传导到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库存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减产,粮食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
为保护农民利益,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粮食价格一定程度的上涨,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刘易斯拐点来临,劳动工资上涨直接提高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降低食品生产的劳动投入,进而降低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价格。
虽然粮食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会导致与粮食有关的其他产品随之上涨,导致下游产业链面包、蛋糕、巧克力、饼干价格纷纷上涨,造成连锁反应,间接给CPI带来压力。粮食价格上涨将推高饲料价格,推动猪肉和其他动物蛋白类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我国CPI上涨的重要拉动力量。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142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1451万吨,增长1.7%。与需求相比,增幅有限。一季度生猪价格上涨18.6%,目前生猪存栏量偏小,导致十多年来首次春节后猪肉涨价,“健美猪”问题过去之后,预计猪肉价还有上涨可能。今年3月中下旬和4月份分步分批组织开展在库中央储备冻猪肉的轮换工作。轮出和轮入的数量相当,以避免影响生猪及猪肉市场正常运行。随着天气转暖,猪肉价应会回落,但预计国内生猪市场不会很快出现大幅下跌的现象。
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继续回落。随着天气转暖,露天蔬菜大量上市,蔬菜价格将会持续回落。商务部的宏观统计数据则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以其在CPI中占比初步测算,如果蔬菜价格同比下降10%,将拉低物价整体水平0.2-0.5个百分点。根据“蛛网理论”,食品价格围绕供需平衡点左右波动,而先期价格回落导致的供给下降,很可能成为下一轮相关产品涨价的推手。
回复该发言
大通证券: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超过5%
2 回复:大通证券: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超过5%
月缺心2011-05-10 20:46:46 发表
各地正尽一切力量保障粮食供应,预计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将降低。据全国7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1102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0万公顷,其中夏粮面积2749万公顷,增加5万公顷。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占86%,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稳健货币政策不放松,二季度还可能加息一次,5月份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上调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的加码使证券市场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压力,难有乐观的表现。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特别的刺激措施逐步淡出,这引起股市的激烈震荡。简单采取退出政策将使政策刺激性需求急剧萎缩,刚刚启动的局部的、还没有形成自我循环的市场动力机制夭折。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如果紧缩力度过大,很可能加剧不稳定的经济复苏,那样的话就可能出现严重的滞胀,一方面经济衰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攀升,经济不景气,同时由于成本提高,形成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压力,股市将下跌。
回复该发言
稳健货币政策不放松,二季度还可能加息一次,5月份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上调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的加码使证券市场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压力,难有乐观的表现。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特别的刺激措施逐步淡出,这引起股市的激烈震荡。简单采取退出政策将使政策刺激性需求急剧萎缩,刚刚启动的局部的、还没有形成自我循环的市场动力机制夭折。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如果紧缩力度过大,很可能加剧不稳定的经济复苏,那样的话就可能出现严重的滞胀,一方面经济衰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攀升,经济不景气,同时由于成本提高,形成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压力,股市将下跌。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