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见顶 高库存催生拐点

1 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见顶 高库存催生拐点
虫族2011-05-12 01:12:04 发表
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已经披露完毕,2154家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中位数在16.63%,算术平均增幅达到281.24%,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9%,但净资产收益率同比略微下降3%左右。
由于净利润的正增长,今年一季度业绩创出历史峰值已经毋庸置疑,而另一项创出峰值的数据却犹如越滚越大的“雪球”压在了上市公司肩膀上——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存货达到了3.52万亿,较去年年底环比增加了9.37%,也就是一个季度增加了3024亿元存货,年化(以一季度为基数)新增存货在1.2万亿左右,这个数字高于任何往年的年化新增数量。
然而,存货暴增而产生的链式反应正在形成:存货来源于原材料和产成品,原材料关系着成本,产成品关系着收入,因此库存创新高似乎预示着一种结果——业绩增速将出现拐点,接下来几个季度的业绩或许面临着下降的危险。
高库存预示高成本
“下半年将面临去库存化”正日益得到业内人士的共鸣,“去库存化可以看作一个经济周期,库存和经济周期大致有半年的间隔时间。所以企业发现高库存后会减少采购,以减低库存的积压。”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博客)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而现在距离本轮加息周期(2010年10月20日)已经将近6个月。
如此一来,减少采购必然影响销量,直接的后果就是收入的减少。
“业绩见顶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这里面有几个逻辑。”另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也认同业绩放缓的观点。
他表示:“从我们自己统计的数据看,去年A股每股收益的平均绝对值是主板0.5元,中小板0.61元,创业板0.64元,中小板和主板已经是峰值。业绩增速,去年平均增速是34%~37%,今年一季报的增速,平均在30%左右,数字都还算不错。但我们注意到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有所下降。”显然业绩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过多的投资回报。
“虽然数据都达到高位,但库存也创新高了,有些公司的库存甚至比2007年6000点的时候还要高。”他告诉记者,库存对业绩的滞后反应主要传导路径在于成本,“现在业绩好是因为消化了低成本的库存,剩下的高成本库存将在未来去库存化中被消化,所以后面的业绩将面临成本增加的影响。”
对于传导时间,业内人士都表示在3~6个月之间,根据Wind的统计,CPI的高点一是去年11月,一是今年3月(4月份数据将在今天揭晓)。“大宗商品的高点在今年一季度,这些时间段的原材料成本是很高的,再加上滞后期,那么大概到二季度的时候这些成本逐渐就体现在业绩中。”上述分析师说。
高库存一方面导致销量减少,另一方面又把成本增加,这无疑“双管齐下”地制约了业绩高增长。
产业转型需要 牺牲部分业绩
实际上,抛开高库存问题,用GDP或者产业链作为衡量指标,同样预示着往后几个季度业绩的下降。
上述策略分析师认为,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型,以前靠制造业,那么现在轮到下游的消费和新兴产业拉动,“这个过程毫无疑问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国务院将今年的增长目标定在8%,然而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就达到了9.7%。
“未来几个季度的数据肯定要适当降低。而国家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已经出现,投资规模已经明显下降,比如高铁,之前是投资7000亿元,现在下调到4000亿元,那其他行业可想而知。”上述分析师如此推算。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见顶 高库存催生拐点
虫族2011-05-12 01:12:04 发表
宏观环境上,目前正处于加息周期,货币政策从宽松走向收紧,而业绩和经济周期是正相关。“从2008年年底迎来了宽松货币政策,我们都知道有‘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当时的资金成本是很低的,很容易就可以贷款,业绩是急剧反弹。那么现在资金成本比较高,企业经营也在收缩,业绩增速肯定也是下滑的。当然逆周期的公司也是有的,但比例不高。”该分析师说道。
从产业链的角度,形势也不容乐观。“整个产业链只有下游受到一定的支持,中游压力很大,两头受挤;上游可能会有资源税的改革,倾向于石油和天然气。”
根据Wind数据,在一季度分行业贡献净利润的排行中,最大的份额是金融,55.56%的净利润都由它贡献,其次是石油等能源行业。
如果说能源是因为控制上游而受到制约,那么金融的“门槛”或许就在今年年底。2008年年底的“四万亿”贷款,如果以三年期计算,那么首批贷款将在今年年底到期。
“这里有风险。”上述分析师表示,不少贷款去向是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又被调控了,因此还款期后到底有多少坏账会产生是无法预估的。“大盘蓝筹涨不起来也是这个原因,银行业原本回报率就很低,再加上坏账,业绩将急剧下降。”
中小板、创业板业绩 下滑与募投项目相关
业绩直接反映着公司质量,如果把所有公司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分析,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上述策略分析师提出了一项中小板、创业板与主板公司不同的业绩下滑原因——募投项目的延迟投产。
现金流紧绷问题几乎是所有IPO企业的通病,这个不难理解。但紧绷的现金流和良好的净利润增长率放在一起,就显得有些刺眼。现实中不少中小板、创业板在开板以后的一两年,业绩增速便急剧下滑。
上述券商分析师这样解读:“中小板、创业板的企业,有时候为了上市,获得比较高的市盈率,往往会将业绩提前结算,所以净利润增长很快。上市之后,投入的项目需要两年才体现效益,没有新的增长点,增长顶多只能支撑一两个季度,其间可能会有一些高分红,但后面很快会回落。创业板业绩的高点是2009~2010年之间,所以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中小板、创业板业绩增长会有所下降。”
深交所5月5日发布《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0年报实证分析报告》,其中也提到,“部分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存有压力”;“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产生效益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创业板开板不足两年,2010年中小板新增上市公司204家,这些企业募集资金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募集资金也将导致部分创业板、中小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存在下降的可能。”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