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家具的利润摊薄,让许多企业开始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板式家具依然是普通消费者的首选。本报记者 李飞 摄
成本上涨,板式家具压力重

尽管目前板式家具的利润变薄,但依然是市场的消费主流。本报记者 李飞 摄

进口板材制造的板式家具往往更受消费者青睐。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中国板式家具发展论坛上,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板式家具市场不断缩水。在不断上涨的成本与企业薄弱的利润下,板式家具真的遭遇了生存尴尬?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家具市场板式家具需求依然旺盛,销量也是家具销售业绩的重要贡献力量,且板式家具消费者也是家具客流的主力军。
部分板式家具企业“被迫”转型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中,个别卖场的板式家具销售上涨甚至高于整体销售增幅,似乎并未印证“缩水”言论。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极低的利润率让板式家具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意风家具总裁温世权表示,板式家具净利润只有7%到8%。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也驱使着厂商们“改旗易帜”,东方家园副总经理殷玉新称,从3月份的广东展会上发现,不少粤派板式家具纷纷减产,或向实木家具、软体家具方向转型。
前景仍被业内看好
原材料、人工、物流运输成本的上涨,卖场租金居高不下等,让板式家具企业面临着重重压力。但业内人士对于板式家具行业的未来发展仍然表示了乐观和期待。
温世权认为,楼市刚性需求依然坚挺,且小户型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消费者,大多仍要选择板式家具产品。国内板式家具的生产设备和设计款式并不逊色于欧美国家,但在管理上应当更加精细。标致家具副总经理朱光宇也表示,板式家具相当于家具行业的大众消费品,虽然利润率低,但份额是市场主流。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企业应当提升产品卖点,以期增加新的利润项。
香港盛家国际连锁机构总裁曾震宇则认为,板式家具代表了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资源越来越匮乏,实木越来越稀缺,因此使用人造板的板式家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解决了木材稀缺与消费者需求旺盛的矛盾,“中国板式家具发展空间很大,可以说前途无量。”
■调查
“板式家具生产厂家越来越少,都转向实木、欧式、或者是现代家具,市场上看到的板式家具越来越少,在大卖场上占的比例和份额也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大卖场只能看到3、5个。”有研究人员表示,国内板式家具市场正在遭遇缩水危机。事实是否如此?记者在各大卖场进行了调查。
居然之家丽泽店
二百余个家具品牌中,板式家具数量超过五十。整体而言板式家具代表了中端消费者的需求,其销售占家具销售份额的半数以上。据了解,仅在5月7日签售当天,意风家具单日销售额就达70万元。
集美家居大红门店
386个家具品牌中,板式家具为110个,占总数的28%,这一比例在近三年内保持平稳,并未缩水。因为款式新颖且价格便宜,所以板式家具广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客流量高于实木等品类的家具产品。
城外诚家居广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