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4月CPI比涨5.3% 增速小幅回落调控压力犹存

1 4月CPI比涨5.3% 增速小幅回落调控压力犹存
黑乎乎百分点2011-05-13 00:57:44 发表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4月CPI环比上涨0.1%。尽管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CPI依然处于高位运行。与此同时,工业增速放缓等数据,则引发了实体经济回落的担忧。这样持续下去经济会不会“滞涨”?中国经济抗通胀与保增长的双重压力无疑考验着相关宏观管理部门的调控智慧。
非食品类价格全线普涨
食品价格领涨CPI的态势已连续多月,4月份,菜价下跌使食品类价格涨幅得到控制,但又产生新烦恼:非食品类价格全面告“涨”。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1.5%,非食品价格上涨2.7%。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4月份,除食品类之外,其他七大类非食品价格“普涨”: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5%,居住价格同比上涨6.1%。从环比看,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非食品价格则上涨0.4%。可见,价格总体上涨的压力依然不小,且呈现令人担忧的“普涨”情况。
申万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认为,与3月份CPI比涨5.4%的涨幅相比,4月份CPI略微下降,主要源于蔬菜涨幅回落。他判断,未来一段时间,食品价格回落而非食品价格上涨的格局或持续。(下转第7版)(上接第1版)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认为,5.3%的同比涨幅是略高于预期的,由于油价提高和外汇占款再次增加,使得该数据依然居高不下。
实体经济的“滞涨”风险
李长安指出,当前通胀的原因有多种,是一种复合型的通胀。追究主因,应该是货币发行量问题,其背后有外汇占款过高的因素。他认为,下半年通胀压力未必能减缓,因为还要看国内成本因素和美元走势。
CPI还在“高烧”,而实体经济的回落风险又悄然浮现,使一些业内人士纷纷开始担忧出现“滞涨”。
李慧勇认为,工业增加值的回落和进口增速的放慢,都意味着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下降。申万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为9.5%,环比增速也将进一步下降。李长安表示,中国出现滞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特别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迹象日益明显。
不过,4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PPI涨幅回落,似乎表明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实体经济的企稳。4月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1—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
抗通胀保增长如何兼顾
既要抗通胀,又要保增长,如何兼顾?
李慧勇认为,目前经济正处于宏观调控开始见效、但未完全达到调控目标的阶段。一方面,政策目标尚未完全实现,政策应该从紧,但另一方面,经济开始出现一些回落迹象,需要考虑政策效应的叠加。“政策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决策难度进一步增加。”
李长安表示,当前采取的货币政策并非猛烈的紧缩性政策,还算比较温和。在控通胀和保增长之间,调控工具的选择难度更大。他表示,除了数量型调控工具,还可选择一些价格型工具,比如利率。此外还可以考虑收入政策的调整。他预计,5月份可能会有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而加息可能会在6月中旬。
[新闻链接]
中国4月CPI增速预计放缓至5.2% 首度出现回落
国家发改委预计:二季度CPI涨幅在4.9%至5.1%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