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5月13日报道5月11日64届戛纳影展第二天,戛纳电影节竞选单元的第二部电影《和凯文谈谈》亮相,电影是由英国女导演琳恩-拉姆塞(Lynne Ramsay )根据Lionel Shriver的小说拍摄的。这是一部调子灰暗的严肃电影,以到叙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的母亲和她的儿子,从孩子还在母亲肚皮里开始到他18岁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最后以悲剧结束。
电影放映后,随即在新闻会议厅召开, 导演拉姆塞带领三名主创演员,以及 编剧和制片人都来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 。这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团队,除却饰演儿子的年轻演员, 这部主题沉重的电影的执导者同样是一位年轻娇小的女士。
开篇定调,血腥和孤独
现场主持人首先向导演发问,这部电影对白不多,故事的发展以画面和音乐拱托,可以说是一部极具电影语言的影片,一开头用一组很长的镜头拍摄在人山人海的番茄节中,女主角全身被浸在鲜红色番茄酱里的 场面,是否是为后来的血腥结局定调?导演给出了肯定回答。她感慨当一个母亲真的不容易,可以说是一件十分恼人的(血腥)事业( a bloody business)。在对白方面,也有意地把它减到最少,人物之间的相对无言表现了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他们没有情感,每一个人都处在孤独之中。
表演女王同样面临新角色挑战
记者在赞扬蒂尔达-斯温顿演技同时,对她担当这个并不不讨巧容易角色很是好奇。斯文顿坦承角色的具大挑战,她说片里的母亲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脚色,她的性格之中有很多用语言说不清的模棱两可的地方,只能通过面部的表情加以传达,自然格外考验演员。
为影片解疑 : 最恨是因为最爱
有记者发言问导演说,片里的母亲被另一个母亲在大庭广众面前打到血流满额,好像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她的过错,你不觉得这是很不公平吗?导演回答说,我们的社会的确是这样,孩子做了什么错事,受到怪罪的首先是母亲。片里的母亲自己就有这种犯罪感,被人打了也只能默默忍受。另一个记者问道,片里的父亲看来和儿子的感情很好,为什么最后还是死在儿子手里? 扮演儿子脚色的18岁演员埃扎-米勒给出疑问答案,其实儿子真正爱的是他的母亲,他和父亲的关系是表面文章,完全是为了争取母亲的爱。所以当他最后知道父亲要和母亲分手,他将失去母亲,父亲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新浪记者提问,将这部电影和《大象》——由格斯-范-桑特执导,曾在戛纳获得金棕榈奖的作品比较,它们同样是中学生在学校里展开的一场屠杀,这里选择了从母子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暴力,这种暴力和我们当今社会里潜在的无形暴力的关联究竟如何时,导演回答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无可否认,当今的社会使人际关系越来越疏离,即使在家庭成员之间,就如影片里的那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根本没有朋友。做父母的和做儿子的尽可能地扮演好各自的社会脚色,他们克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让自己的真情流露出来,那种累积起来的情感挫折,一旦爆发起来就变得不可收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