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上周五下午股市的带量上涨,并且一举收复5日均线,那么相信会有很多投资者会看淡本周股市。毕竟,就在这一周,股指收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但是,市场是没有什么“如果”之说的。由于当天下午逆转般行情出现,也就使得众多投资者开始看好本周行情。在这里,有一条很朴素的理念:既然在央行宣布提高准备金率之前,股市已经出现下跌,而当消息宣布后股市却是探底回升,那么显然是表明利空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既然利空被释放,眼下也不太会有新的利空出现,看来股市就有机会了。这也符合“该跌不跌,理应看涨”的一般市场规律。
“提准”利空效应 随时间递增
那么,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在笔者看来,这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不错,上周五下午股市的上涨,不但在技术形态上很有价值,而且在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时点出现,确实令投资者产生“利空出尽是利多”的丰富联想。所有这些,都是有利于后市运行的。只是,如果人们对于这次释放的利空进行具体分析,也许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这次所谓的利空,是央行宣布年内第五次提高准备金率。在这之前几次提高准备金率时,市场反应如何呢?像2月18日,央行宣布今年第二次提高准备金率。21日开盘后股市是上涨的,但是还没有等大家高兴起来,次日股市就出现了暴跌,2.62%的跌幅将前一天1.14%的涨幅全然抹去,并且进一步吞噬了先前好多天的涨幅。还有,央行宣布今年第4次提高准备金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也是上涨的,并且还创出了本轮反弹的新高3067点。可就在投资者期待着大盘再上台阶的时候,股指开始了回落,并且一路下行,直到月底时才得以止步。类似的状况,在另外几次提高准备金率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提高准备金率后的股市走势,往往会比较复杂,变化多端,绝对不能以一天的行情来概括以后几天的走势。换言之,也就是提高准备金率这样的利空,其效应在公布后是随着时间递增而非递减的,真正释放需要有一段过程。
本周资金面临大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倒很容易说清楚。众所周知,现在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对冲因为外汇占款增加过多而带来的流动性,需要经常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大家对提高准备金率这样的消息出台有充分思想准备。一旦消息公布,总会情不自禁地认为是又一条利空兑现,感到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反过来在增加。
也因为这样,几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消息公布后,股市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有所上涨,而非下跌。但是,提高准备金率是要从市场上抽取资金的。像这次央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相当于一次性冻结超过3700亿元的资金。在商业银行头寸本来就很紧张的情况下,此举会对市场的资金供应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今年1月中下旬股市大跌,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到了商业银行该上缴追加的资本金时,却因为当月贷款投放过猛而存在困难,于是也就有了同业拆借利率,乃至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的飙升。后来几次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当商业银行面临上缴追加的准备金时,很容易产生因为头寸不够而导致市场利率持续不规则波动的局面。这种状况的出现,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股市资金面的紧张,从而使得股指面临较大的压力,以致行情不得不向下波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