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保安在阻拦游客进入工地。 本报记者 王秋实 摄


▲村民展示的政府信息不存在告知书。
作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内容之一,一个由中青旅投资、占地上千亩的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正在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大兴土木,目的是打造“密云绿色国际旅游示范区”。但村民们却质疑,千余名村民的上千亩耕地被征收用于项目建设已有大半年,却并未先完成相关的征地审批手续,至少上千万甚至可能数千万元的征地补偿款也至今没有发放。对此,古北口镇镇长李东方承认,征地手续目前仍在办理中。昨天村民们表示,他们已聘请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正等待法院受理。
千亩地30年合同一朝废
4月18日,司马台60多岁的村民张健点燃一根烟,蹲在路边望着自己承包地里的一片玉米。几台巨大的铲车轰鸣作响,正在将他种下的玉米秆成片刨掉,地面留下的大坑似乎把他这些年抛洒的心血也埋在了里面。几分钟前,张健刚被工地保安从承包地里驱赶出来。因为要建设古北水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他和同村1000多名村民的至少上千亩耕地被村里征用,而他们签订的30年土地承包合同,还有一大半时间未兑现。
古北口镇位于密云县东北部,司马台是下属的9个行政村之一,就在著名的司马台长城脚下。村民赵和说,2000年他与密云县古北口镇司马台村经济合作社签订了荒地承包书,承包了2亩多的土地。2002年他又承包了2.65亩口粮田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两个合同的期限都是30年,由村支书吕大如签字、古北口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鉴证。去年7月,村里告诉他要开展新农村项目建设,村民代表大会已经做出决议,要求他将承包的2.65亩口粮田流转给村里。另外尚在合法承包期内的2亩多土地,村里也以同样的理由,要求一律解除此类非家庭承包土地的合同,收回的地将出租给镇政府用于建设旅游项目。
至少20多名村民当面向记者表示了他们对村里征地的不满。他们称,从去年夏季的新农村建设搬迁改造开始,土地已经被征用了数月,却从未见过此次征地的审批手续。
有村民代表称“被同意”
一次没有手续的征地,为何能得到村民代表大会的通过?一些村民称,自己被大会“绕”过了,根本没有机会表示反对。
村民代表李玉告诉记者,今年1月21日,她和30多名代表接到通知来到镇政府4楼会议室,主持会议的村支书吕大如说,为了建中青旅投资的旅游度假区,要征收本村1-5队村民的土地1000多亩,征收补偿金为一次性给付每亩6万元。李玉说,当时有村民代表要求镇政府拿出审批手续,两级领导都未拿出来。一些村民代表提出会后和村民商量一下,再在会议记录上签字,但经不住村镇领导轮番劝说动员,陆续有十多人在犹豫中签了字。这一人数并未达到参会代表的半数,有村民代表说,散会后他们又分别接到了镇领导的电话,劝说他们补签字,加上后补签的共有28个人签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