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人民币与众多非美货币结伴而行

1 人民币与众多非美货币结伴而行
babywode2011-05-17 23:30:53 发表
在对美元升值的道路上,人民币并不孤单。事实上,人民币只是对美元升值的庞大非美货币阵营的一员。而非美货币升值进程的延续势头,将取决于美联储转换货币政策的节奏。
人民币升值
具有国际经济背景
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率踏入了二次汇改之路,由此进入整体升值通道。从2010年6月21日的1美元对人民币6.8275元到2011年5月13日的1美元对人民币6.5017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01%。
与此同时,金砖五国其他成员的货币以及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同样经历了对美元升值的历程。而且在升值幅度上,人民币的幅度只处于中间水平,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韩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升值幅度均超过了6%。
不仅是新兴经济体,主要的非美发达经济体货币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是对美元大幅升值。
同一时期内如此庞大的非美货币阵营对美元升值,很难说是各国国内因素单独作用导致的巧合。可见,人民币升值具有其国际经济背景。
加息+升值
组合拳难消通胀之火
美联储常被称为“全球央行”,欧洲央行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节奏往往采取追随美联储的策略。然而,当次贷危机渐渐平息时,市场吃惊地发现:非美国家央行的紧缩政策这次走在了美联储的前头,在货币政策转换的节奏上,昔日的领头羊 美联储这次却成了个“拖后腿”的。
在经济尚未确定摆脱危机阴影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因为美元贬值日益抬高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是所有非美央行面临的困境。各国纷纷推出了加息+升值的组合拳来应对通胀压力,中国也不例外,人民币升值就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大背景下成为非美国家应对通胀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非美国家控通胀的努力却并未扭转通胀抬头的整体趋势。从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2008年以来的CPI月度同比数据中可以看到:尽管各个经济体之间通胀的绝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目前这些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大致都已经从次贷危机的下滑态势中摆脱出来进入了向上的通道,而且其势头并没有因为紧缩政策而扭转。由此可见,加息和升值的组合拳难消各国通胀之火。
目前非美各国的通胀压力无论是追求更高回报的资本流动所致,还是美元贬值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促成,都是美联储不合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或间接的后果。全球非美央行的控通胀努力被美元汇率所牵制,就连影响力与美联储旗鼓相当的欧洲央行在领教了欧元加息、美元贬值导致商品价格上行的威力后也暂停加息步伐。
升值短期或延续
内外兼修抗通胀
人民币升值延续的势头,取决于美联储何时转换货币政策的节奏。如果美联储不扭转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走软导致的通胀压力将持续,非美国家仍会采用加息+升值的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美国货币政策转换的节奏又取决于美国国内就业状况的改善,4月份美国经季调的失业率小幅回升使得美联储没有把握确认美国失业率已经进入下降的通道。因此,美联储很可能将量化宽松2进行到底,不会提前改变货币政策宽松的态势。由此我们认为,6月之前美元的整体弱势仍难以根本性扭转,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的势头至少还将持续1个月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指出人民币升值是非美国家当下抗通胀政策组合的一部分,并非淡化国内通胀的内部成因。各国通胀的高企部分地源于国内制度性因素,强调本轮通胀压力的国际因素不能用来作为回避国内价格形成机制缺陷的借口。理解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经济背景,有助于对人民币汇率走向形成稳定的预期,同时有利于引导更为理性的通胀预期。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人民币与众多非美货币结伴而行
babywode2011-05-17 23:30:53 发表
不仅如此,理解了国内通胀是非美国家通胀抬升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中国采取内外兼修的丰满应对策略:对内,在美元趋势扭转之前美元持续贬值的国际不利环境下,压缩国内物流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和税费,完善国内基本商品供需的信息交流,既是当下缓和通胀压力的切实对策,也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大有裨益的“内功练习”;对外,中国应该不失时机地联合深受通胀之苦的非美国家发出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满的信号,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施加适当的国际压力,促使其早日跟上全球的节拍,紧缩其货币政策。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