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丹(左)与二号人物扎瓦西里。法新社
尽管多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为反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地缘和历史因素导致这里仍将是一片恐怖主义的重灾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晏忠华发自伊斯兰堡
恐怖大亨拉丹划上了休止符,恐怖主义的幽灵却依然在巴基斯坦的崇山峻岭中游荡。
美国宣布击毙拉丹以来,巴基斯坦境内已发生三起恐怖袭击事件。尽管巴基斯坦塔利班并没有正式出面认领,不过该组织和“基地”组织要针对巴政府和军方发动报复性袭击行动的威胁却言犹在耳。
其实,拉丹一死,反应激烈的是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组织,而不是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因为巴基斯坦塔利班依靠“基地”组织的程度上远远超过了阿富汗塔利班。
如今,巴基斯坦不仅被推到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且面临着“基地”复仇的现实威胁。不仅如此,随着拉丹命运的尘埃落定,很可能继任其位的“基地”老二扎瓦希里迅速成为美国和全世界的关注焦点。拉丹多年藏居巴基斯坦首都附近的安宁小镇,那扎瓦希里又会躲到哪里呢?——西方情报机构和媒体言之凿凿的说法之一就是——还是巴基斯坦!
2001年扎瓦希里的妻子和几个孩子都在美军的轰炸中丧生,但是他却成功躲过了美军的追捕,和拉丹一起在阿富汗山区和美军周旋,从此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行踪。就像美国一直深信拉丹窝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某个山洞一样,扎瓦希里也一直被认为辗转在这块“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2010年3月,本报记者曾深入巴基斯坦巴焦尔部落地区,探访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老巢,寻找扎瓦希里的踪迹。那是一次巴基斯坦军方组织的采访。当天,两架“米-17”军用直升机载着40多名各国记者从伊斯兰堡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后空降巴焦尔部落地区行政中心哈尔镇。
不过,下飞机后眼前的哈尔镇面貌却不是记者想象中的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绿色的麦田,黄色的油菜花。老人在路边小店外悠闲的啜茶,小孩在田野里自由的奔跑,路上行人都兴奋地和记者打招唿。
这种“表象”与国际媒体描述的情况当然不同:巴基斯坦在西北部与阿富汗有2430公里的边境线,边境线两边居民大都同属于普什图族,在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相近,所以此地区的两国居民往来频繁。此外,由于这一地区多高山峻岭,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形成了很多与巴基斯坦联邦政府疏远的部落地区,基本属于半自治状态,政府很难在此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而塔利班和“基地”武装分子则借此可以自由往来两国之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大批的阿富汗难民和塔利班武装分子逃到巴基斯坦境内并定居下来,与当地抱有同情心的武装分子和极端分子联合起来,加上存在反美心理的部落民众,形成很大的势力,也成为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藏身之地。巴基斯坦部落地区一度被西方媒体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塔利班老巢巴焦尔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7个联邦直辖部落地区的最北端,与阿富汗接壤,地区中心哈尔镇距离巴阿边界不到7公里。随行的巴军方发言人阿塔尔·阿巴斯少将告诉记者,巴焦尔北边是巴基斯坦奇特拉尔地区,西北边是斯瓦特河谷地区,南边是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