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胀年中见顶,货币政策随之放松,企业盈利增长——对于面临方向性选择的A股而言,这是最为期待的局面。不过,通胀高压持续,货币政策力度不变,企业盈利逐步向下——对出现如此最差组合的担忧正是当下A股走弱的重要因素。
“看不清,拿不准”,在中信建投马家堡营业部,众多散户表达出对未来行情的迷茫。机构投资者内部分歧同样存在,有保险机构表示,可尝试左侧交易,若大幅下跌则加仓;基金则更为谨慎,选择防御为主,减仓为上。
多种预期影响市场
通胀、货币政策、企业盈利,上述三方面因素的走向是机构投资者研判未来A股走势的重要依据。
先看通胀。4月CPI同比上涨5.3%,较3月的5.4%小幅回落,这是否意味着CPI已经见顶?目前机构投资者对此意见并不一致。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博客)(微博)(微博)较为乐观,认为CPI仍然处于高位,但环比明显趋缓,显示通胀上涨势头已受到一定的抑制,预计上半年通胀仍将维持在高位,并于六七月份见顶,下半年回落。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博客)(微博)则称,4月CPI5.3%的涨幅显然不是年内的最高点,年内的最高点预计要在6-10月份出现。在第三季度末之前,输入通胀压力很难减轻。
再看货币政策。市场普遍预期在紧缩效果初步显现的背景下,未来如果通胀形势不发生新的明显变化,紧缩力度继续增强的空间不大,短期内紧缩调控进入观察期。但也有市场人士分析,每月一次的“提准”频率显示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后续货币政策可能将持续紧缩。
在货币趋紧的环境中,仅仅依赖估值修复很难出现大规模行情,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应该还是来自于业绩增长。
泰康资产有关人士指出,货币政策未见放松,利率、PPI高企致使企业盈利水平面临下行压力。不过,国寿资产有关人士对未来经济增长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尽管近期经济有逐步走软的趋势,但在政府财力雄厚,保障房建设如火如荼的情况下,即使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回落,中央政策也有能力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等手段维持经济的高增长。
保险向左基金向右
在主动型股票基金仓位降至76.6%,创下9个月新低之时,市场上关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增仓入市的消息同步传来。
社保基金上周向去年年底新增的8家基金管理人划拨了总计100亿元资金,60亿元为权益投资额度,40亿元为债券投资额度。市场人士指出,管理人获得资金划拨后就会进行投资,无论是社保基金对投资时点的选择,还是新增100亿元资金,对资本市场都将产生正面影响。
国寿投连险某账户的最新研究指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需求分化持续;物价水平仍处高位,但环比压力趋缓。预计未来经济下行风险不大,而通胀见顶概率较大,投资仍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国寿旗下另一账户的判断更为明确,目前市场的一致性预期是未来一个季度政策仍然将维持紧缩基调,未来政策方向是否转变主要取决于6月份经济数据。考虑到市场已有所调整,如果经济不出现大幅波动,且企业盈利未来一个季度不出现大幅低于预期的状况,从中长期角度看,市场可能已进入投资区域。
不过,险资并不期待A股短期内出现系统性上涨。泰康资产基金精选型投资账户显示,目前仓位已经较高,而A股市场上行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偏低估值水平不支持指数大幅下挫,因此在操作上选择顺应市场节奏,若出现大幅下跌则进行加仓操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