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保护嗓子,小心“鸭公嗓”

1 保护嗓子,小心“鸭公嗓”
xiez20092011-05-19 15:20:56 发表
对父母来说,孩子清脆的童声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可是生活中,却常年有一群特殊的小患者,他们并没有同龄孩子般甜美的童声,而是拥有一副让父母担忧的“鸭公嗓”。
五官科专家指出,孩子平时过于任性,习惯大声哭闹,或是在唱歌、读课文时不懂保护自己的嗓子,都可能因用声过度导致声带水肿。如果控制不当,声带炎症还可转为慢性喉炎,并出现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严重的甚至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病例
用声过度 4岁男孩变“鸭公嗓”
4岁的男孩晨晨在家是个任性的“小皇帝”,平时总是喜欢扯着嗓门大声说话,稍不如意更又哭又闹。最近,晨晨的妈妈惊奇地发现,儿子原本可爱的童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嘶哑的“鸭公嗓”,这种嘶哑的嗓音持续了一个多月仍不见好转。
医生检查后发现,由于长期用声过度,晨晨的声带已经出现了炎症和水肿,如果控制不当,水肿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那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分析
儿童声带组织嫩 摩擦过多易水肿
“从解剖学上来说,凡是能引起声门运动、声带张力及声带结构出现异常的,都会引起声音嘶哑。”专家表示,因喉咙问题前往医院五官科就诊的儿童中,约有四分之一都存在声音嘶哑的问题,其中尤以三四岁左右、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为主。
专家解释说,普通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一秒钟至少可达200多次,如果声带活动太厉害,相互摩擦过多,就会产生炎症和水肿,“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声带组织本来就比较嫩,如果长期过度用声,使声带振动超强,更加容易发生水肿。”
大声哭喊可损伤声带
“现在一些被家长宠坏的‘小公主’、‘小皇帝’,稍不如意就大声哭喊,威逼大人妥协,这些不良的用声习惯,都可引起声嘶。”麦飞指出,还有一些孩子在学唱歌时,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嗓子,高音唱不上去时强扯声带将音飙上去,这些做法都可因声带受到强烈的气流冲击发生摩擦而致损伤。
专家表示,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声嘶,一旦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说话,让声带得到休息,“但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发现自己声音嘶哑后,反而更加用力地说话,时间一长,很容易引起喉室周围张力过大,造成喉室肌松弛。”
专家提醒说,长期如此对声带进行不良刺激,可使声带边缘前、中三分之一处发生创伤性炎症反应,比如出现血管增生、黏膜水肿,甚至发生声带息肉样变,最后导致说话、唱歌出声时出现“青筋暴露”的现象,“这种恶性循环可使得声音更加嘶哑。”
危害
声嘶未及时治疗 可转为慢性喉炎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出现声嘶后能让声带及时休息,再加上一些辅助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恢复原来的童声。但如果声嘶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或治疗不彻底,则可能转为慢性喉炎,恢复起来困难较大。
此外,反复的唿吸道感染也容易导致慢性喉炎。专家解释说:“长时间鼻塞、流鼻涕、张口唿吸以及炎症分泌物刺激喉部黏膜等,都容易使孩子的声带充血、水肿,时间久了可引起声带肥厚或声带小结,甚至发展为声带息肉。”
预防
学会有控制地发声
少吃油炸烧烤食品
“嗓音是人类情感状态表现最敏感的晴雨表,任何心情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发声。”专家提醒说,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声生理状态,避免损伤声带,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冷静从容的生活习惯,遇事不怒,不高声唿叫,说话时学会有控制地发声。
“对于有唿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的孩子,如果出现声嘶并伴有唿吸困难,出现‘犬吠’样咳嗽时,应尽快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切勿延误治疗的时机。同时,对喉炎的治疗应该要彻底,以免发展成为慢性喉炎。”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保护嗓子,小心“鸭公嗓”
xiez20092011-05-19 15:20:56 发表
在饮食方面,麦飞建议家长平时应尽量让孩子少吃过咸、过辣的食物,“特别是已经出现声嘶的孩子,更不要吃烧烤、油炸等容易上火的东西,否则容易加重声带的发炎。”
提醒
先天性疾病也可引起声嘶
专家提醒说,一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喉下垂、先天性喉狭窄、先天性声带麻痹等,也会导致孩子声嘶。患有这些先天性疾病的宝宝,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哭声,部分孩子到了两三个月大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比如,有些宝宝唿吸时能听到一种很特殊的声音,好像鸡叫一样。还有的宝宝胸口凹陷,哭声很小、很沙哑或根本哭不出声,如果家长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教育和指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嗓子。
1、在婴儿时期就要注意,不要让婴儿长时间大声哭喊。如不注意,久而久之,会影响声带的发育。
2、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声带,除了正面教育,制止大声喧哗外,家长的表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当然我们不一定要求轻气柔语,但大声呵责是不好的,有的教师和家长认为高声可以“震住”孩子,殊不知孩子受其影响,便也提高了嗓门,会模仿着去做。
3、给孩子教唱歌曲,要注意孩子的特点,起调不能过高,音域不宜过宽,不要教唱成人歌曲。当咽喉部疲乏或有炎症时,应禁止唱歌直到完全恢复为止。
4、不要迎风唱歌和歌后喝冷饮,这样也会损伤声带。
5、孩子唱歌和朗诵的音量都不应该过强,时间也不应该过长,唱歌朗诵的地点,空气必须清爽,保持湿润。
6、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对发声器官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应限制食用。
有些孩子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在吵闹时或者被欺负,总会发出尖锐的喊叫声和哭闹声,但专家表示:这些情况会带来损伤声带的后果。
另外,除了大声喊叫外,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肥大和慢性鼻旁窦炎的小儿,由于分泌物附着于咽喉壁上,使孩子常常不由自主地频频作“咯咯”的清嗓声,久而久之会损伤声带。有些听力不良的孩子,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也会损伤声带。严重的儿童期声带损伤可能影响声带的发育,直到孩子的青春变声期也无法恢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