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王庆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王庆出席2011年陆家嘴论坛间隙接受了网易财经专访。
王庆表示,尽管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5%的历史的高位,但中国通胀率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还会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攀升,这是由于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现,不过只要我们现在看到的央行执行的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能够得到自始至终的贯彻,通货膨胀率在今年年中就很有可能会触顶,随后下行。
同时他还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是相当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央行是不可能走出一个独立的货币政策走向的,所以进一步具体的货币政策仍需要考虑中国经济跟全球经济的互动因素。
他还认为,解决外汇占款过多的核心在于减缓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具体在于解决外汇资金流出过少的问题,关键在于减弱人民币的单边升值的预期。
之后,他就当前控制通胀的行政干预等措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自己工作中进行宏观经济趋势预测的一些着眼点。
以下是发言实录:
专访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王庆
网易财经:王老师你好,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准备金率的,我们知道最近央行又提高了一次准备金率,达到了50个基点,提高了50个基点,使得准备金率达到了20.5%的历史的高位。您对这个提高准备金率对控制通胀的效果是怎么一个判断,您觉得它降温的作用有多大?
王庆:实际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作为一个货币控制政策工具,它可以起到,至少在我们当前这种情况下,可以起到这么三点作用:一点就是它直接冻结流动性,这样直接就可以限制、抑制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这是第一;第二鉴于我们当前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已经比较高了,这样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必然会对资金市场的利率造成影响。实际上长期以来,也就是说我们在开始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过程中,有相当一段时间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甚至对经济中的这种零售的利率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换句话说,它只是一个吸收流动性的工具。但是我们现在判断,实际上存款准备金率在这样一个水平,在基础上再提的情况下,实际上它已经对开始对市场的利率有影响,所以提高准备金率本身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以及对全经济整体的利率水平已经有这样一个影响。换句话说这种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的工具之间的这种明确的这种界限已经不是那么清楚了,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实际上无论是提高银行间市场利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都起到一个效果:冻结流动性,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那么但是在相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来影响流动性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流动性来讲,提高存款准备金有的,它对市场的这种示范效应,也就是说信号效用要明显强。因为对广大公众来讲,毕竟公开市场操作这样一个对这个货币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清楚,相反提高存款准备金能使央行能够向市场释放一个很,至少明显的偏紧的信号。所以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我认为提高存款,这就是为什么央行比较偏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一个办法来抑制通胀,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央行从今年以来,几乎是,基本上就是每个月提高一次存款准备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