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白领的其他话题……

返回白领……


我收藏的爽吧……


平安银行信贷员之死:整合关键期遭遇高压考核

1 平安银行信贷员之死:整合关键期遭遇高压考核
黑乎乎百分点2011-05-20 23:50:19 发表
去年深圳富士康连环“12跳“的跳楼事件,敲响了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警钟。然而距离这一事件仅一年的时间,5月13日,一名叫段彬祺深圳平安银行信贷职员从其住处24楼的高空跳下,将正处于与深发展银行整合关键期的平安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处。
跳楼者段彬祺家属认为“非人性化的工作考核制度和高工作压力”是导致段死亡的根本原因,然而这对正如火如荼进行整合的平安银行来说,无疑对整合后内部文化,管理考核出现短板提出质疑。
不满赔偿
一场关键的“10分钟“谈话,将这名28岁的小伙子推向了生命尽头。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一路从深圳宝安支行领导找到平安银行总部沟通。
19日,平安银行给出了跳楼员工段彬祺赔偿方案,包含个人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以及银行内部捐款等共计总金额为29万2千元,然而这一不足30万的赔偿标准,引起死者家属不满意。
“我弟弟已经在深圳殡仪馆躺了整整8天,我们希望得到一个合理价,这样的赔偿银行撇清了责任。”20日,段彬祺姐姐段小青悲愤的对网易财经表示,“今年1月份他们的考核标准发生变化,以前我弟弟主要做信贷业务,现在每个星期要增加30万元保险业务考核,此外还需3千万存款业务考核才可能有底薪,压力非常的大,睡眠也不好,4月份业绩就开始下滑了。”
正因如此,家属将此次跳楼的因素归结于考核指标加大导致。网易财经联系上平安银行一陈姓员工,该员工表示,现在实行精细化管理,考核肯定比以前严格了,业务量比去年加大,压力确实增加不少,段是一个开朗的人,同事关系也比较好,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0日,网易财经从平安银行总行办公室副总经理汪红霞处获悉最新消息显示,平安银行对于未达成一致的方案将进一步进行沟通。对于是否压力造成段彬祺死亡?汪红霞认为死因会依照司法鉴定为准,将会依法依规处理。
整合期利益博弈
2010年9月2日,平安集团提出平安银行与深发展整合的交易预案,今年5月12日,双方的整合方案通过的中国证监会的审批。
“从两个银行之间的整合来看,从业务要求,制度人员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将出现调整,相互融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博客)(微博)认为,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一些融合瓶颈。
网易财经调查中发现,今年以来处于整合前期状态的平安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变化比较明显的就是各自的考核业务指标不同程度的加大。
“我们现在也开始逐步进入平安那种考核指标,业务量至少翻一倍,但奖金却少了。”一位深圳发展银行个贷业务客户经理胡先生对网易财经表示,“平安就是保险文化,我们周边的同事都不能接受,但公司要整合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现在我们个贷经理也要考核保险,三方存款业务量。”
“支行行长为确保整合后自己的官位,就只有提高业绩,压力就加在业务员身上。”他表示,今年一季度深发展的利润增幅在银行中排名第二,现在各家银行网点这么多,必然会出现合并,实行末尾淘汰制。“比如以前是后10%开始淘汰,而现在可能就要后20%名就要淘汰,这就是变相的裁员。”
郭田勇认为,当前金融市场不仅这两家银行整合,未来银行市场化之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将会一去不复返,而预期的银行考核要求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精细化。
湘财证券研究员李晓彬最新报告指出,平安与深发展的整合增厚将公司业绩,从其一季报可看出,银行业务快速增长为集团贡献了大量利润;其次,深发展为平安的交叉销售也贡献了积极力量。
考核利弊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平安银行信贷员之死:整合关键期遭遇高压考核
黑乎乎百分点2011-05-20 23:50:19 发表
“一人多专,这是许多银行最理想业务状态,但这目前来说是不可能,这样的模式有利弊。”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胡耀坤认为,目前平安银行推广的模式不好评论是好是坏,但总会有利弊。现在出现短板就是高压管理考核机制上,若不适应淘汰制度带来的压力,恐怕就会导致这样极端事件发生。
胡耀坤认为,首先,不论这位信贷人员死亡是因抑郁症还是平安银行苛刻考核制度,不容置疑的是当前商业银行竞争加剧,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外资。这样竞争压力直接传导至下面的分支机构,而支行行长,客户经理,以及零售柜台人员这些作为一线人员将会承受高压制度下的业绩考核目标。
第二,商业银行垂直化管理,使得银行资源条块化,压力直接传导。诸如信贷业务,以往银行仅做大企业客户资源就可以达到任务标准;但就目前来说,在当前国家宏观的调控下,货币流动性收紧,金融以及政策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导向也逐渐偏向存款业务,市场也就从卖方市场转变成像卖保险一样的买方市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一线的工作人员压力加大。
“作为银行人员来讲,本身作为金融从业人员的优势不再有,反而像卖保险一样到处找客户,社会认可度降低,一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胡耀坤认为,就算能够接受,其心态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承受。
新闻回顾:
平安银行员工跳楼背后:畸形考核体系
平安银行称将为跳楼员工家属支付25万抚恤金
平安银行就“员工自杀”事件发表澄清声明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