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汉王科技高管精准减持 律师:涉内幕交易

1 汉王科技高管精准减持 律师:涉内幕交易
whyme7772011-05-21 02:56:39 发表
记者又查阅了由财政部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以下简称 《讲解》),当中明确:“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也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但有的非调整事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资产负债表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 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
环顾A股市场两千家上市公司,像汉王科技(002362)(002362,SZ)这样,高管们以最快速度、最大数量、最多人数全面抛售自家公司的股票,实为罕见。
究竟有什么理由,让高管们义无反顾地一致减持?熟知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的高管们,为何对汉王的股价不看好到了如此地步?要知道,抛售时的汉王股价,已经从175元暴跌至75元,跌幅高达58%,正处于历史最低价附近,而高管们抛售起来并不手软。
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却证明高管们的决策英明无比,因为暴跌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跟看到底牌的人博弈,结局将会如何?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和掠夺。
高管顶格减持躲过多重利空3月18日,汉王科技发布2010年年报。
这样一份年报,无疑打消了外界对公司主导产品电纸书抱有的担心。
关于新一年度主业发展预期上,汉王虽然承认电纸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言辞中依然对自己作为份额第一的行业龙头颇具信心,并未提示业绩大幅变脸的风险。
这份年报对汉王科技股价的提振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接踵而来。
3月21日,汉王科技9名现任高管集体减持手中股份!减持数量从4.5万股~30.1万股不等,9名高管在当天合计减持了120万股自家股票。
消息一经深交所披露,市场一片哗然,令市场惊讶的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选择第一时间减持。
其次,是以流通上限顶格减持。
第三,是拥有流通权的高管全部选择减持。
环顾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像汉王科技这样,高管们以最快速度、最大数量、最多人数全面抛售自家公司的股票,实为罕见。
虽然卖在了75元(未复权)当时的历史最低价,但,后来发生的一切,却证明高管们作出的决策正确无比,因为暴跌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4月18日,汉王股价暴跌6%,收于66.61元。
4月19日,汉王继续大跌9.82%,收于60.07元。
4月25日,汉王再度跌停,收于53.78元。
4月28日,10转增10股,股价仍然下跌4.78%,收于25.7元。
4月30日,汉王又发利空:中报预亏9000万~9800万元。
5月17日,汉王再发利空:对主营产品电纸书大幅降价,降价幅度在15%~40%,同时计提3000万元~40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2011年上半年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昨日,汉王科技收盘价为21.35元,再创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
与“英明”的高管们相比,二级市场上持有汉王科技的普通投资者,却难逃大幅亏损、深度套牢的厄运。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促使高管集体作出顶格减持的决定?是什么使高管们坚信: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3月21日,大举抛售的高管们,是否已经知道后面即将发生的系列重磅利空?要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还需回到汉王科技的主营业务 电纸书上,该业务占到汉王销售收入的75%。
一季报突然变脸年报只字未提毫无疑问,一季报突然业绩变脸,是导致汉王股价暴跌的直接原因,若能早日获悉这份信息,相信众多投资者都会提早作出抛售的决定。
业绩变脸,究竟始于何时,高管们是何时知道的?这成了需要首先核实的问题。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汉王科技高管精准减持 律师:涉内幕交易
whyme7772011-05-21 02:56:39 发表
汉王科技在一季报预亏公告中给出的业绩变脸理由为:作为主导产品的电纸书销量、价格双双出现明显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向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汉王授权经销商了解电纸书产品的销售变化情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电纸书价格、销量双降并不是发生在今年3月18日年报披露之后,而是自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出现。
同时,从汉王公布的财报数据看,也证明了经营情况的恶化早已发生。
由此可见,业绩的恶化从去年第三季度已经露出端倪,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爆发,到了今年一季报变得更加恶化。
那么,汉王3月18日披露的年报,是否应该提示一季报的业绩风险呢?注会:一季报变脸年报必须披露3月18日,整个一季度只剩下13天就结束了,上市公司会不知晓经营情况的恶化程度?高管们会不清楚业绩即将巨亏的风险?业内注册会计师认为,汉王科技的主营业务很清晰,盈利模式也简单,除非高管长期休假,否则不应该出现不知情的情形。
北京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注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他参与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审计工作的经验看,季报虽然不需要注册会计师到公司现场审计,但3月中下旬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应该已开始内部编制报表;此外作为汉王这样的消费电子类公司,自身产品销量、售价每个月都会有数据,公司经营团队对业绩情况是心中有数的。
那么,一季度即将业绩变脸的信息,汉王是否应当在3月18日年报中进行披露?《每日经济新闻》就此将求证,多位注册会计师均给予肯定回答,“按照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应该在年报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部分,披露自身一季度业绩可能出现巨亏的信息。
所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记者又查阅了由财政部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以下简称 《讲解》),当中明确:“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也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但有的非调整事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资产负债表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 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
而应当以附注形式披露的事项共有8项,其中就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讲解》中明确表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将会对该企业报告期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及时披露该事项。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