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情形再现。将于20日上会的广东江粉磁材公司发布的预披露材料显示,其保荐人国信证券并未让旗下的直投公司国信弘盛“分羹”,而是提携平安集团旗下专做PE子公司平安创新投资参股,由其担任财务顾问的和泰创投亦有份参与,折射出投行与创投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券商“分羹”隐现利益链
预披露材料显示,2010年4月,平安创新投资斥资1亿元以2.5元/股的价格认购江粉磁材400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16.78%,为第二大股东。而江粉磁材的保荐人是国信证券。
事实上,随着IPO项目与日俱增,“保荐+直投”模式备受争议。在此背景下,券商之间交叉持股的获利模式渐渐浮出水面。2010年3月,东方财富登陆资本市场。招股书显示,2009年7月,海通证券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以5500万元对东方财富增资。而东方财富保荐人中金公司旗下中金佳成却没有参与此次上市盛宴。
2010年7月上市的众业达也是同类情况。2008年8月,平安创新投资斥资6930万元以9.9元/股的价格认购700万股,占总股本的8%,为第5大股东。该公司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其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却并未参股。
和泰创投四度“搭车”国信
另值得注意的是,江粉磁材保荐人为国信证券,其担任财务顾问的和泰创投又一次精准“潜伏”。据披露,和泰创投与平安创新投资同步入股,耗资2000万元持有800万股股份。当时,该增资价主要参考市盈率确定,江粉磁材2009年度每股收益为0.27元,对应市盈率约为9.26倍。
2010年度,江粉磁材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上述入股价对应的市盈率降至6.8倍。公司上市后,和泰创投将轻松斩获数倍的浮盈。
历数国信证券担任保荐人、和泰创投入股的案例,江粉磁材已是和泰创投精确参股的第四个项目。双方首度携手亮相,是去年3月26日上市的三川股份。当时,国信证券兼任保荐、直投和财务顾问“三重角色”。2009年6月,国信证券直投子公司国信弘盛斥资780万元认购三川股份200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5.13%;同时,和泰创投出资132.6万元认购34万股股份。目前,和泰创投的账面回报约9倍。
今年1月7日上市的安居宝,曾在2009年末增资扩股,和泰创投、海汇创投和广发信德3家机构以8元/股的价格分别获得150万股、150万股和100万股。
今年4月过会的恒大高新,更能彰显国信证券与和泰创投的紧密度。恒大高新2009年底冲刺创业板IPO被否,其后改聘国信证券担任保荐人,和泰创投也尾随而至。2010年3月,恒大高新新增注册资本400万元,引入达晨创富等4名外部股东,入股单价为10.5元/股。其中,和泰创投认购了100万股。
资料显示,和泰创投成立于2009年4月,距三川股份增资仅间隔2个月,注册资金为1.36亿元。该公司持股比例分散,40名自然人股东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其中有17名在其任职的公司担任总经理或董事等高管。
“放弃”三重盈利模式
事实上,国信证券与和泰创投的亲密关系也引起监管层关注。三川股份、安居宝,均专门就和泰创投股东与国信证券有关人员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出具过专项法律意见书,证明双方不存在关联或代持关系。
一个值得揣摩的现象是,自三川股份之后,国信证券保荐的部分项目亦有国信弘盛参股,但和泰创投和国信弘盛再未同时现身于同一项目。分析人士认为,国信证券兼任保荐、直投和财务顾问的三重盈利模式,或许并不为监管层所鼓励。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