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沉寂多时的有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通国际板的消息再次传来。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也无法规定时间表,将以人民币计价。此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表示,要积极推进国际板的建设,“我们离推出国际板已越来越近”。此消息传出,立即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反对一浪高过一浪。国际板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何专家观点如此尖锐?本报记者将一一为你解答。
疑问一:会不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微博)说,国际板以人民币计价,这意味着投资者得用人民币来买卖国际板的股票。境外投资者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来获得人民币:一条途径是在与我国进行的日常贸易往来中要求用人民币结算;另外一条途径是外国政府储备人民币;还有一条途径是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来筹集人民币。“通过上述措施,人民币不就向国际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吗?”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出台,但大方向却是确定无疑的,就是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地位,而国际板市场的开通只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认为,国际板市场的开通,本身就是为了完善我国的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目前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与中国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过去人们经常说,因为美国股市涨了,所以中国股市也要涨;因为美国股市跌了,所以中国股市也要跌。相信在国际板开通后这一现象会有所改变,中国股市会成为全球股市的风向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国际板市场必须以人民币计价,使人民币实现境内、境外市场的双向流动,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地位。”李大霄同时认为,国际板的开通意味着境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国际板市场分享境外企业的投资成果。
“由于国际板是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市场,因此,以人民币计价应是顺理成章之事。”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说,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可方便普通投资者介入,拓宽了投资渠道;以人民币计价,投资者不再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了,因此,其效率也要高一些。对于有人担心以人民币计价将导致境外投资者无法参与国际板的“说法”。王剑辉说,因为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在对外贸易中开始用人民币来结算,境外投资者完全可以用人民币投资国际板。
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认为,国际板的推出主要目的不在于人民币国际化,而重在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国际板市场来影响全球股市。从短期看,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偏中性,既不会因为人民币计价而使外汇流入增加,从而加大外汇储备的压力,但又不会因为不再以美元计价而降低外汇储备的压力;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疑问二:对A股估值究竟有无压力?
李大霄认为,国际板市场的推出对A股市场的影响中性偏负面。“说它中性的理由是,虽然在今后国际板上市公司的估值低,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A股市场上的大盘股,其平均估值水平也只有13.5倍,其中,银行股只有78倍的市盈率,早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了。而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大公司,因此,不存在A股估值高企而产生压力的问题。说它偏负面,是由于A股市场的中小市值个股的估值很高,特别是创业板公司最高的已经达到了60倍以上,国际板开通后,会给这部分股票形成压力。”
回复该发言
国际板渐行渐近 专家激辩三大疑问
2 回复:国际板渐行渐近 专家激辩三大疑问
两条死鱼2011-05-22 15:14:17 发表
但王剑辉并不这么乐观。他说,他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国际板对A股估值压力的影响问题,在比价效应作用下,A股主板的市盈率可能会被拉下来,最坏的结果是让A股边缘化。
王剑辉认为,A股估值压力有历史上的原因。因为A股市场在初期的股票结构不完善,市场只能容纳小股票,不能容纳大股票,造成了结构上的失衡。中石油上市后整个A股市场的市值一度达到33万亿,已经是GDP的156%,再加上境外市场上市的股票,已经是GDP的218%。而美国股市的市值在历史上的极限是GDP的160%,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A股股价已经脱离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和净资产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估值高企在所难免。
对于这一问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费方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来国际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国际上有名的大公司,而且不少已经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新股发行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而A股市场高达30多倍,特别是创业板公司最高的已经达到了70倍以上,其股价水平与A股相比要便宜得多。
疑问三:对A股市场资金压力究竟有多大?
对于国际板开通后对A股资金压力的影响,王剑辉表示,国际板开通后,投资者在境内外多个市场套利的渠道就不断增多,由于不同市场间投资收益水平的差异,自然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估值较低的市场。而高估值无重组预期的A股,必然会遭到冲击,资金分流在所难免。
李大霄认为,对A股资金的压力是有的,因为从总体上看,在资金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的增加,毕竟或多或少要分流一部分资金。至于分流的资金的力度究竟会有多大,则要看以下两大因素:一个因素是国际板公司的上市节奏。在目前A股市场畸高市盈率发行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准予外企国内上市,会大大影响A股市场的稳定和健康,甚至可能导致A股市场成外资“提款机”,因此,估计在开设初期的上市家数不会很多。
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板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因为红筹企业大都是“重量级”企业,据悉,除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如移动和联想等,一些外国公司都对上海国际板表示了兴趣。近几个月,有意赴A股上市的境外公司相继被曝出,包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纽交所、路透社、大众、奔驰、可口可乐、西门子、东亚银行等。这些“重量级”企业如果都大量融资,对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还是不小的。
费方域说,对于国际板推出后分流A股市场资金的问题,关键要看规定以什么样的货币来投资国际板。如果说,国内投资者只能以外币来购买国际板股票,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A股市场资金的分流;但如果规定国内投资者只能以人民币来购买国际板股票,并非外币,则表明了今后国际板对A股市场资金的分流程度不可小视。
对于国际板公司的融资用途,我认为,不必为是境内项目还是境外项目上过份计较。资本市场要国际化,首先就要求心胸要“国际化”,心理要“国际化”,思维方式要“国际化”。
回复该发言
王剑辉认为,A股估值压力有历史上的原因。因为A股市场在初期的股票结构不完善,市场只能容纳小股票,不能容纳大股票,造成了结构上的失衡。中石油上市后整个A股市场的市值一度达到33万亿,已经是GDP的156%,再加上境外市场上市的股票,已经是GDP的218%。而美国股市的市值在历史上的极限是GDP的160%,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A股股价已经脱离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和净资产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估值高企在所难免。
对于这一问题,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费方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来国际板上市的公司都是国际上有名的大公司,而且不少已经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新股发行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而A股市场高达30多倍,特别是创业板公司最高的已经达到了70倍以上,其股价水平与A股相比要便宜得多。
疑问三:对A股市场资金压力究竟有多大?
对于国际板开通后对A股资金压力的影响,王剑辉表示,国际板开通后,投资者在境内外多个市场套利的渠道就不断增多,由于不同市场间投资收益水平的差异,自然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估值较低的市场。而高估值无重组预期的A股,必然会遭到冲击,资金分流在所难免。
李大霄认为,对A股资金的压力是有的,因为从总体上看,在资金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的增加,毕竟或多或少要分流一部分资金。至于分流的资金的力度究竟会有多大,则要看以下两大因素:一个因素是国际板公司的上市节奏。在目前A股市场畸高市盈率发行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准予外企国内上市,会大大影响A股市场的稳定和健康,甚至可能导致A股市场成外资“提款机”,因此,估计在开设初期的上市家数不会很多。
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板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因为红筹企业大都是“重量级”企业,据悉,除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如移动和联想等,一些外国公司都对上海国际板表示了兴趣。近几个月,有意赴A股上市的境外公司相继被曝出,包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纽交所、路透社、大众、奔驰、可口可乐、西门子、东亚银行等。这些“重量级”企业如果都大量融资,对A股市场的资金压力还是不小的。
费方域说,对于国际板推出后分流A股市场资金的问题,关键要看规定以什么样的货币来投资国际板。如果说,国内投资者只能以外币来购买国际板股票,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A股市场资金的分流;但如果规定国内投资者只能以人民币来购买国际板股票,并非外币,则表明了今后国际板对A股市场资金的分流程度不可小视。
对于国际板公司的融资用途,我认为,不必为是境内项目还是境外项目上过份计较。资本市场要国际化,首先就要求心胸要“国际化”,心理要“国际化”,思维方式要“国际化”。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