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在深圳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涌现,无疑给消防出了一道“难题”。图为正在建设中的京基100大厦(摄于2010年11月)。本报资料图片
目前我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已经突破了100栋。与深圳新一轮城市建设向天空发展形成对比,尽管我市的消防云梯车也在不断追赶“世界之最”,但远远追不上深圳摩天大楼“长个”的速度。如何化解高层建筑抗震消防方面存在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应对?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采访。
100米高的南苑新村、150米高的下梅林村塔楼、168米高的国都高尔夫三期、300米高的东海商务中心公寓……近期来,随着京基100大厦以441.8米的个头抢占深圳地标建筑新高,一批超过100米高的超高层住宅规划和兴建项目轮番冲击深圳市民的眼球。
“怎么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超高层住宅?未来会否有更多的深圳人住上云端?这样的家是不是安全?”市民郑女士向本报热线表达了她的困惑和担忧。
超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
综合媒体近期报道,深圳商报记者发现,我市已有相当一批超过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及其配套的超高层商业楼宇通过了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的审批或正在兴建。
其中包括:号称打造“中国最高住宅”的福田车公庙片区东海商务中心,最高一栋公寓塔楼将突破300米。位于福田区新沙路与新沙街交汇处的君临天下(国都高尔夫三期),共48层高168米的住宅。与君临天下南北唿应的宏欣豪园,位于福田区新洲石厦北,拟建设5栋140米高43层的超高层住宅楼。位于罗湖文锦北路的德弘天下华府(资料、论坛),有8栋49~52层的超高层住宅。位于罗湖莲塘的兰亭国际名园,有2栋50层高的住宅楼。
随着深圳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超高层建筑也成为规划方案的首选。比如分五期改造建设的福田区下梅林村,第一期工程将建设7栋150米高的超高层住宅塔楼。位于南山区政府南侧的南苑新村,改造后也将冒出多栋不低于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和250米的超高层商业建筑。
摩天住宅将是发展趋势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用一张张批文对这句话进行了诠释。
据该委介绍,摩天住宅将是深圳未来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区由于高强度开发,整体建筑高度会相对较高。以前海片区为例,计划按高强度混合利用方式进行开发,高层建筑数量会较多,总体高度也将会较高,并将分布有类似地王、京基这样的地标性建筑。具体地区的建筑高度分布主要通过《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试行)》、“法定图则”、“城市设计中高度控制的相关内容”等进行引导。
据了解,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超过100米的统称为超高层建筑。
市规划国土委表示,高层建筑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空间上的集中发展,可以提高城市运作效率,减少市政建设投资和缩短建筑工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建设土地,缓解深圳当前用地紧张状况。另外,通过高层建筑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层次,适当的超高层建筑会成为城市地标亮点。
不过,市规划国土委坦承,深圳在发展高层建筑同时需要做好抗震、防火等方面的安全工作。
超高建筑抗震烈度提高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