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获取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专户“一对多”产品,相当部分在近期业绩表现不佳。一些产品近一个月内净值下跌了近9%,远超同期上证指数跌幅。而此前,不少基金公司称已经建立专户产品的止损机制。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从实际运作来看,止损机制的市场适应性有限,在非单边下跌市中效果不明显。不过,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在探索减小市场下跌冲击的新招,股指期货和量化模型或将成为两大抗跌利器。
止损机制作用有限
来自招商银行的信息显示,截至5月19日,在该行托管的44只专户“一对多”产品中,仅少数几只近一个月净值增长为正,16只产品近一个月净值跌幅净超过3%,3只产品净值跌幅超过7%,最高者跌幅达8.8%,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6.47%。“绝对收益、止损策略的宣传,现在来看,完全是大忽悠!”一位自称是“一对多”首批参与者的网友近日在某论坛上愤然发言。
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专户投资经理。据了解,各家基金公司的“一对多”止损制度有一定差异。部分公司制定了仓位和个股的“双重止损”制度。
仓位止损是根据组合能够承担的风险程度,净值每下跌一个百分点,仓位相应地下降一定幅度。个股止损是由风险控制系统对个股进行实时跟踪,对亏损较多的股票及时提醒,作为基金经理的决策参考。当个股跌幅超过20%,则必须彻底剔除。
有的基金公司只采用了仓位止损制度,一旦组合净值触及“下跌10%”的红线,基金经理就必须按要求将此时的仓位减掉一半。还有基金公司没有强制减仓的规定,只在组合净值下跌5%时提示风险。
多位专户经理表示,从实行效果来看,在市场风险偏大的情况下,仓位止损会比较合适,但是在市场较为震荡的时候,它对业绩的正面影响并不明显。个股是否需要止损,在目前还是较有争议的问题,因为A股市场波动很大,单只股票短期有15%到20%的下跌并不少见。“个股止损、行业止损、组合止损,这些混在一起,常常会扰乱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和布局。所以有的公司并没有强制的止损制度。但是,基金经理基于对长期形势的看好,没有在下跌阶段减仓,又有可能会导致净值迅速下跌。这个问题很复杂。”一位专户经理表示。
两大新招效果渐显
对于专户产品如何止损从而实现“绝对收益”的目标,受访的专户投资经理表示,目前业内对此还处于摸索阶段。基金经理的前瞻性判断,依然是防止和减少“一对多”净值下跌的最重要因素。
不过,运用股指期货做对冲的“一对多”产品已经在控制下行风险方面有所突破。据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介绍,该公司4月11日开始运作的一只对冲“一对多”产品,截至5月13日,收益率已达到2.02%,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6.72%。他表示,投资的核心是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一般的基金产品年化亏损率在20%至30%的时候,对冲套利产品的年化亏损概率则会小于10%。对冲基金的市场中性策略意味着即使市场下跌,对冲基金依然可能取得正的收益。只是,如果市场上涨,对冲产品的正收益有可能小于市场涨幅。
采用量化策略的“一对多”也传来积极消息。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近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银华基金旗下一只采用量化策略的专户“一对多”产品,在市场大幅下跌时跌幅很小,控制下行风险的优势已经凸显,5月4日,在大盘下跌超过2%的情况下,该产品还获得了正收益。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