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房未入市,房价近一个月跌三成,并非真降

高价房延时入市,拉低近期深圳房价。图为记者近日拍摄的高价房较为集中的前海。深圳商报记者 甘跃飞 摄
房价跌了!近日,深圳新房均价从2.3万/平方米直落到1.5万/平方米,暴跌逾三成。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中低价位楼盘成交量突然放大,售价3万/平方米的高价盘预售受阻,市场成交结构发生变化,评估房价下降的整体样本数据降低,房价并非真降。
限价令“拉低”房价
5月初,深圳新房房价经历了一次“蹦极”,从23094元/平方米跌至14045元/平方米,随后几周房价并没有像样的反弹,一直徘徊在1.4~1.5万/平方米之间。不到一个月,深圳新房房价跌幅逾三成。
从月初开始,中低价位楼盘逐渐成为市场成交主力,全市成交均价低位运行。
“如果说中海2个低价房大量上市大幅拉低了5月第一周的房价,是个盘因素,那么近几周深圳新房价格持续低迷则是市场因素了”,一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从5月1日执行的“限价令”是拉低房价的主要原因。
4月底,香山里、三湘海尚(资料、论坛)等为代表的中高价楼盘一度成交占比显著增大,支撑全市成交均价大涨一成,突破23000元关口,为23094元/平方米;随后,在每周新盘成交龙虎榜上,就难觅高价盘的踪影。
“高价盘不让卖了,当然整体房价就降下来了”,房地产内参总经理半求称,市场上不少售价3万/平方米的高价盘因为限价令的原因而没有获得预售许可证,不能进入预售市场。
记者从华侨城、后海、深圳湾口岸、皇岗等几个高价盘较多的片区了解到,一度准备在5月份发售的楼盘单位,因为限价令的制约而没有按照计划推向市场。
市场供应将减少
面对宏观调控政策,深圳很多房地产商采取延后销售的策略。针对这一现象,国信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方炎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房价的“假摔”。
深圳中原地产分析限价令对高价盘的影响认为,由于限价,部分开发商将会采取预售转现售、放缓推盘、延迟建设等对策,这样将实际减少市场供应。
半求称,衡量房价下降的“分母”——市场供应和成交量同比大幅减少,以此得出降价的判断不准确,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假摔”。
市场供应“缩水”,楼盘延后销售,造成评估房价下降的整体样本数据大为降低,业内人士认为,以这种样本结构得出的降价幅度,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房价“假摔”的现象。
世联地产最新一份研究报告称,截至5月22日,深圳全市一手房可售面积为206.37万平方米,可售套数为21621套;若按近8周深圳全市新房周平均562套的销售速度,目前的新房可售量消化时间为39周。
市民未明显感觉降价
官方数据显示,深圳一手房价下降三成,市民是否有切身体会呢?
“很多消息都说深圳房价出现了大幅度下跌,有的甚至称下跌30%,但为什么我没有感受到呢?我所居住的福田区房价就很坚挺,根本就感觉不到大幅度的下跌。”一位长期居住在福田区的秦女士困惑地对记者说。
和她的感受相同,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市民也表达了相同或类似的看法。
“我们这的房子是4.3万元/平方米起价,中层单位要到4.8万元/平方米。”南山鸿威海怡湾(资料、论坛)售楼员对记者说,该楼盘价格仍然非常坚挺,自开盘之日就没有明确降过价。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