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米兰站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澳门三个市场经营了14家零售店。
二手名牌包零售商米兰站(1150.HK)昨日逆市大涨65.87%的精彩“首演”,掀起了国际消费品牌在港上市潮的第一浪。
美国箱包品牌新秀丽(Samsonite)和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达(Prada )分别定于6月16日和6月24日在港上市,筹资至多10亿美元和20亿美元。此外,美国高级手袋及配饰品牌蔻驰(Coach)、日本青年女装零售商BaroqueJapanLtd.等数个时尚消费品企业都传来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主打内地的米兰站
米兰站创办人兼主席姚君达昨日在上市仪式上称,近期赴香港上市的国际奢侈品名牌越来越多,对米兰站而言是好事,“奢侈品市场畅旺也将带旺二手市场。”
与视香港为进入内地门户的诸多海外消费巨头一样,姚君达毫不掩饰其对“中国故事”的偏好,其当天宣称,未来将主打内地二手名牌市场。
招股书披露,米兰站2008年至2010年分别净赚4602.8万港元、3916.3万港元及5431万港元。其中香港贡献了逾88%的利润,但内地顾客2010年已为米兰站贡献了总营业额的60%。
米兰站在招股说明书中写道,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中的68.1%将用于扩展内地市场的零售网络,其计划以米兰站品牌开设11家新店,其中2011年在北京、上海及杭州等主要城市开设6家店,2012年在广州、杭州及成都等其他主要城市开设5家店。
目前,米兰站以“米兰站”和“法国站”品牌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澳门三个市场经营了14家零售店,其中2家位于北京。
在不少投资者眼中,“中国故事”正是米兰站“首演”靓丽的主因。事实上,在此前的招股中,米兰站已获热捧,超额认购2178.5倍,成为香港股市的“超购王”。此外,米兰站也是“头槌王”(单一投资者以上限认购最多)、今年迄今为止的“冻资王”和“暗盘升幅王”。
一片追捧之下,在香港恒生指数大跌2.11%的“衬托”下,米兰站昨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收涨65.87%,报2.77港元;盘中最高飙升77%。
Prada的尴尬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米兰站获追捧,有其技术原因。
“米兰站的每手中签率仅为1%,这在之前是非常少见的。”时富金融消费行业研究员廉波说,和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唐宫中国(1181.HK)类似,米兰站也属于发行量比较小、定价较低的一类新股,很容易被炒作,“此前唐宫中国上市时,也受到市场热捧。”
米兰站在此次香港IPO中出售了1.625亿股股票,相当于总股本的25%,筹集资金2.71亿港元。
对于新秀丽和普拉达是否会重现米兰站的精彩“首演”,廉波说,这还要视其发行价而论。就在过去十年中上市多次遇阻的普拉达来说,由于其存在的债务问题,或许并不会受到投资者的非理智追捧。
Prada在截至1月31日的2010财年实现销售额20.5亿欧元(合29亿美元),同比上涨31%。过去十年,该公司曾几次计划上市,但均遭失败。
Prada是个家族企业,此次香港上市计划出售公司20%的股份。23日,Prada已为其香港IPO启动了与投资者的非正式会面。
“中国故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