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继南(右)同自己的寄宿家庭主人约翰合影。(美国《侨报》/王晓达 摄)

艾默特夫妇(左二、左三)和女儿们合影。(美国《侨报》/王晓达 摄)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美国《侨报》消息,中国每年向美国派出大量的汉语教师,不同于访问学者、留学生,他们在中国一般在大学任教,到美国后直接与当地基础教育体制接轨,面对成千上万的美国小学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他们不仅肩负着推广中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未来中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推动者。
中美文化冲撞 没有谁好谁坏
贾继南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在美国担任汉语教师已近一年,目前在西西雅图高中(West Seattle High School)从事初、中、高级汉语教学,每天要教5个班。
贾继南说:“在美国教汉语这一年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了解了美国基础文化。”贾继南介绍,他在中国的研究课题就包含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海外教学工作无疑将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美国高中生学习和生活太自由,管理课堂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做到恩威并重才能让他们尊重你。”贾继南介绍说,美国高中一般设有法文、西班牙文和中文等外语课程,学生必须修够外语学分才能毕业。目前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学习中文的学生逐渐增多。
由于在美国并没有工资,每月会有一些生活补助,贾继南一直住在学校为其提供的寄宿家庭中。寄宿家庭男主人约翰50岁左右,从事软件设计工作。他的祖父母曾经在中国生活过,“贾继南的到来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家族在很多方面和中国都有渊源,我的母亲出生在中国。我了解文化差异的问题,所以尽量带贾继南参加各种聚会和家庭节庆活动。另外,他做的番茄炒饭绝对有水准。”约翰说。
手持一张公交车卡,贾继南利用业余时间周游了整个大西雅图地区。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林间小路,还是广阔无垠的田园乡间,都曾留下过他的脚印。贾继南说:“西雅图很美,自然风光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约翰说继南比他还要了解美国,贾继南则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如果带有一颗探索的心,就会了解到许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也有诸多内涵。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冲撞,并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坏。贾继南刚来美国的时候,买了一部iPhone手机,在公车上好心借给别人打电话,结果被抢。“这些经历不能说是坏的还是好的,这是在美国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所探索的世界,是我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他说。
第二页:开着“老爷车” 感受美式自由教育
生活就像看风景 很平淡很真实
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英语教师赵萍,现在在西雅图麦迪逊初中(Madison Junior Middle School)教汉语,来美工作有一年多时间。面对记者,她谈论最多的是在美国寄宿家庭的日常生活。
赵萍的寄宿家庭位于西雅图西部,拥有可以俯瞰整个海湾的景观,家庭主人艾默特夫妇分别在波音和星巴克担任技术工作。走进赵萍居住的房屋,客厅里堆放着各种杂物,厨房的灶台上摆着厨具,可以看得出这是个繁忙的大家庭。赵萍说:“我的寄宿家庭有5个孩子,只有一个是亲生的,其他4个女儿都是从中国收养的遗弃儿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