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与性的混乱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给青春期孩子带来了巨大的迷茫与困惑。青春期孩子对性冲动的控制能力还没有建构完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情感与性冲动之间的关系,很多孩子会认为只有有了性,才会有爱情的保障,面对自己所喜欢的异性提出的性要求,他们不知道拒绝这样的要求是否会伤及爱情,用性来维护两人之间的情感,这是导致青春期早期性行为的重要原因。
如果孩子已经迷恋上了一个异性,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理清爱情与性的关系,让孩子知道情感与性的界限,明确地告知孩子不可以发生性行为,让孩子懂得性行为的后果:怀孕、堕胎、传染上性病和艾滋病、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给家庭带来大麻烦、给自己带来一生的心理阴影等,让孩子对性行为的后果有提前认知,这是教孩子控制冲动的重要环节。对此,父母可以利用书籍与孩子一起交流,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有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做好交流的准备,孩子或许率先与父母谈到了性行为的话题。
女儿11岁,昨晚陪她睡觉时,她突然跟我讲起做爱(那个词用我们当地方言表述,当时给我很恶心的感觉),女儿说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太肮脏了。这些是一个女同学悄悄告诉女儿的,女同学又是听另一个见过爸妈做爱的同学讲的。那个女同学还跟女儿讲其实爸妈都看过黄碟,只是小孩不知道罢了。我当时都蒙了,不知该对女儿讲什么才好,女儿现在也有喜欢的男孩,我很担心女儿会与男孩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我该阻止女儿的恋情吗?
妈妈应该按照本书中青春期早期孩子性教育内容给孩子讲解相关的性知识,与女儿的交流中要传递健康的性价值观,让女儿明白相爱的成人之间的性关系是美好的,幸福的,不是肮脏的。还要让女儿明白父母之间的性爱是隐私,不可以向外人传播,在同学之间传播父母性生活,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同时告诉女儿为什么孩子不可以看黄碟,色情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伤害。
很多父母在孩子有了恋情后,最为担心的就是孩子与爱恋对象发生性行为。特别是女孩的父母更加担忧。父母如果仅仅是担忧,而对孩子又回避这个话题,不与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将不能够获得帮助。如果父母想通过阻止孩子的恋情来达到解除自己担忧的目的,可能会让孩子的恋情更加“坚固”。智慧的父母是直面孩子的恋情,告诉孩子恋情规则,并监督孩子遵守规则。这也是孩子建构自我控制能力和性道德的过程。
如果孩子已经发生了性行为,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当自己的孩子发生早期性行为后,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审视自己对孩子性教育是否到位,及时弥补自己的失职。曾经看到过一个报道:女儿12岁,与同班男孩发生性关系后怀孕了,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后没有打骂女儿,而是深深地自责没有对女儿尽到教育的责任,后来,妈妈借口带孩子旅游到了外地,在外地的医院做了人流手术,这件事情成了妈妈和女儿共同的秘密。妈妈接纳了女儿的“错误”,弥补了自己的失职,虽然为时已晚,但妈妈的做法避免了女儿再次受到舆论和世俗的伤害。
很多少女怀孕后,她们在遭受第一次身心伤害后,还要面对来自舆论和世俗的再次伤害。再次伤害对于少女心灵的摧残往往大于第一次伤害!一个16岁的女孩与同学发生性关系后怀孕,自己悄悄到医院做了人流手术,后来被她的好朋友出卖,事情被告到了学校,学校最终让女孩的父母选择:是离开学校,还是保留学籍但要将事情在全校公开。母亲跪求校长让孩子继续学业并维护孩子的自尊,孩子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但校长没有答应,女孩坚决离开了学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