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狂潮再次来临。今年初至今,已经有160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预计募集资金4091亿元,是去年同期(836亿元)的近5倍,接近去年全年增发预案中募集资金总额4931亿元。
上市公司今年再融资规模急剧扩大,主要归因于货币政策紧缩,连续加息 。
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致使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贷款难度加大、成本抬高。据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随着贷款利率提高,公司一季度的财务费用增加了1000万元。这对于一个年净利润不到1亿元的公司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因而,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资金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制造企业寻求增发缓解“资金渴”的同时,银行也在延续去年以来的再融资潮。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银行已公布的定向增发、配股、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再融资额度近4000亿元。市场人士预计,算上城商行IPO计划,银行今年再融资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元。
今年年初,有投资者担心,在宏观政策紧缩的背景下,预期中的再融资潮流将成为股市下行的主要推动力。现实正在验证这种预测,扑面而来的再融资潮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5月23日,沪深股指跌破年线。分析认为,4月以来,政策超调猜测与紧缩滞后效应相叠加,导致经济减速预期越来越浓烈,市场处于低位僵持状态,悲观情绪需要释放,5月汇丰PMI初值下降、国际板预期等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
不可否认的是,银监会上周末起草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最后几根稻草中分量最重的一根。新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意味着对商业银行的四大监管标准,即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的实施细则开始逐步“落地”。而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可能采取再融资等手段。
如果任由再融资潮泛滥,势必对本来就弱势的股市形成巨大的压力。管理层是否因此出手调节还难以预测,但这并不是没有先例。2008年,中国平安推出千亿再融资计划,考虑到该融资规模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巨大,在监管层的介入下,该融资计划未能成行。而在2009年末,监管层对再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用途做出限制,导致10多家公司纷纷调整方案,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募集资金额度大为缩水。
目前,对再融资监管收紧的迹象正在显现。日前,金发科技等多家公司公告,将部分用于募投项目的先期投入资金剔除出募集资金范围。此前,监管层虽然强调在融资方案通过董事会审批之前投入的资金不能纳入募集资金范畴。实际运作中,此规定并未严格执行。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再融资规模审核趋严。
上市公司圈钱吓退入市资金
当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的时候,A股市场应声而落。
当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持续升温的时候,资源配置效应最高的A股却率先沦为了上市公司的“抽水池”。
当央行为流动性过剩而苦恼不已的时候,证券市场却因为越来越严重的“失血效应”而低迷不振。显然,在股指缩量走低的背后,是整个股市的流动性缺失。
上市公司争相圈钱
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以万亿融资登顶全球股市之冠,并顺带拿下了股指跌幅的全球第二。
今年以来,不到5个月的时间,作为全球流动性最宽裕的区域之一,中国的股市又再次向去年创下的融资高峰发起“冲击”。
来自同花顺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的公司家数已达138家,融资总额1414亿元,IPO家数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并达到2010年的将近40%。
回复该发言
再融资狂潮来袭 全年拟增发规模达4091亿
2 回复:再融资狂潮来袭 全年拟增发规模达4091亿
全都留给曾经2011-05-26 00:08:40 发表
然而,更加饥渴的是原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数据显示,年内已有157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预案,计划融资总额超过38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发预案规模。
同时,还有9个公司进行了配股,配股募集资金177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央行年内以每月一次的速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出手加息,4月份的流动性总供给增速继续回落至16.53%,创2006年2月以来的新低。显然,当中国货币政策继续向紧缩迈进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资金饥渴症”也将在证券市场上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甚至一些并不“干渴”的公司也急吼吼地提前“抽水”储存。例如去年才上市的兴民钢圈,在IPO募集资金专户里还有2.07亿元尚未使用的时候,今年4月21日又厚着脸拿出了不超过10.5亿元的增发预案。当然,也有一些经常向A股伸手的“惯抽”因为不能得手,而不得不讪讪地住了手,如年初抛出非公开增发不超过47亿股A股的民生银行,1个月以后又终止了该方案,改为发行A股的可转换债券与H股增发方案。而民生代表的实际上是一批由股及债、以补充“家底”的上市银行。
再融资“慷慨”松动
有趣的是,在银行信贷资金一收再收、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几近技穷的时候,证券市场却向所有上市公司敞开大门,甚至包括“九大受限行业”。2009年9月,发改委等国务院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大型锻造件行业的再融资申请设限,以抑制其新增产能释放。但证监会最近却通知,若“九大受限行业”的再融资申请,所募集资金不涉及新投项目,将不再征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意见。融资形式包括股权和公司债。
与银行的“抠门”与趁火打劫式的提高资金价格相比,证券市场的“慷慨”令企业动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难怪“惯识大体”的中国股民们一听国际板的“空弦”之音便吓得经脉迸裂了。
对场外资金缺乏吸引力
与场外大手笔的“抽水”动作相对应的,是市场存量资金的消极对抗。申万证券的研究显示,截至5月16日,估计股市二级市场资金为14300多亿元,规模相对稳定;但一级市场资金由于打新的风险加大而进一步减少,不足1000亿元。
银河证券的测算则表明,在缺乏明确方向的市场上,沪深交易资金已连续7个交易日流出。5月19日,沪深交易资金小幅流出38.81亿,资金流入较多的板块为银行、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资金流出较多的板块为建筑建材、化工、房地产等。当日股指微跌。
实际上,上周由于正是央行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期,市场资金面陷入一片紧张气氛。上周两市日均成交1628亿元,较前一周萎缩逾半成,上周五两市成交仅1434亿元,更创出近四个月以来的成交地量。上周唯一一根像样的阳线,也是在周三国内市场流动性出现部分回暖迹象的时候。上周三,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1周利率大跌136.85个基点,2周、1个月、9个月利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由此可见,在两市成交低位徘徊的同时,市场的活跃度也深受资金面的影响。
研究显示,最近新增账户占比有所下降,表明股市的赚钱效应缺失,使其对场外新资金吸引力也在下降。
回复该发言
同时,还有9个公司进行了配股,配股募集资金177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央行年内以每月一次的速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出手加息,4月份的流动性总供给增速继续回落至16.53%,创2006年2月以来的新低。显然,当中国货币政策继续向紧缩迈进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资金饥渴症”也将在证券市场上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甚至一些并不“干渴”的公司也急吼吼地提前“抽水”储存。例如去年才上市的兴民钢圈,在IPO募集资金专户里还有2.07亿元尚未使用的时候,今年4月21日又厚着脸拿出了不超过10.5亿元的增发预案。当然,也有一些经常向A股伸手的“惯抽”因为不能得手,而不得不讪讪地住了手,如年初抛出非公开增发不超过47亿股A股的民生银行,1个月以后又终止了该方案,改为发行A股的可转换债券与H股增发方案。而民生代表的实际上是一批由股及债、以补充“家底”的上市银行。
再融资“慷慨”松动
有趣的是,在银行信贷资金一收再收、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几近技穷的时候,证券市场却向所有上市公司敞开大门,甚至包括“九大受限行业”。2009年9月,发改委等国务院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大型锻造件行业的再融资申请设限,以抑制其新增产能释放。但证监会最近却通知,若“九大受限行业”的再融资申请,所募集资金不涉及新投项目,将不再征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意见。融资形式包括股权和公司债。
与银行的“抠门”与趁火打劫式的提高资金价格相比,证券市场的“慷慨”令企业动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难怪“惯识大体”的中国股民们一听国际板的“空弦”之音便吓得经脉迸裂了。
对场外资金缺乏吸引力
与场外大手笔的“抽水”动作相对应的,是市场存量资金的消极对抗。申万证券的研究显示,截至5月16日,估计股市二级市场资金为14300多亿元,规模相对稳定;但一级市场资金由于打新的风险加大而进一步减少,不足1000亿元。
银河证券的测算则表明,在缺乏明确方向的市场上,沪深交易资金已连续7个交易日流出。5月19日,沪深交易资金小幅流出38.81亿,资金流入较多的板块为银行、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资金流出较多的板块为建筑建材、化工、房地产等。当日股指微跌。
实际上,上周由于正是央行最近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期,市场资金面陷入一片紧张气氛。上周两市日均成交1628亿元,较前一周萎缩逾半成,上周五两市成交仅1434亿元,更创出近四个月以来的成交地量。上周唯一一根像样的阳线,也是在周三国内市场流动性出现部分回暖迹象的时候。上周三,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1周利率大跌136.85个基点,2周、1个月、9个月利率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由此可见,在两市成交低位徘徊的同时,市场的活跃度也深受资金面的影响。
研究显示,最近新增账户占比有所下降,表明股市的赚钱效应缺失,使其对场外新资金吸引力也在下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