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机构开始唱多A股,这是近期颇受关注的市场动态,然而本土投资机构似乎兴致不高,虽有几家公司明确表态,认为现在市场估值已接近历史底部,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业内广泛回应,大部分基金公司对于后市的态度仍然非常谨慎,或认为市场仍将胶着震荡,或持更为悲观的偏空态度。
鲜有基金唱多
高盛和里昂证券近期明确唱多A股,理由是中国通胀水平即将见顶回落,A股下半年可能会迎来拐点,同时,现在市场估值也已经到了历史低点,未来上升空间较大。
一位来自国内知名券商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外资投行看多中国股市的较多,然而本土机构对后市仍然持偏空态度。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和多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进行了交流,基本印证了基金目前谨慎偏空的态度。
“现在可以说是群雄混战,没有哪种观点能占到上风”,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在交流中也没有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同时,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海、深圳等数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这些公司的投研观点近期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他们仍担忧通胀维持高位和紧缩政策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对市场维持较为谨慎或偏悲观的看法,认为在经济拐点发生之前,市场仍将呈现胶着或震荡状态。
其中也有几家公司的投研部门认为,虽然目前股市难言整体性机会,但大体而言,2700点-2800点一线应该是底部区域,股市即使震荡下跌,“也跌不到哪儿去了”。不过,相关公司的此种观点更偏向内部传达,而不愿意公开表达,原因可能与目前市场复杂难辨、担心判断失误有关。
此外,上周基金集体减仓的举动也透露出了谨慎迹象。据券商研究所测算,近期基金平均仓位大幅下降,高仓位、超高仓位水平基金数量明显减少。有基金分析师就此指出,减仓意味着基金经理们有主动获利了结和持有现金的倾向,在市场形势明朗之前,基金还是较为保守,不愿选择左侧交易。
预期常有偏差
不过,有基金公司人士私下与中国证券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基金也有追涨杀跌时。由于悲观时持续悲观,乐观时一味看好,不少时候基金对于市场的预测与市场实际走势背离,“有些公司的预测几乎可以当反向指标来看”,该位人士笑言。
除了要应对客户压力而往往不敢在市场极度低迷或高涨时反向操作,基金投研部门在进行大势预判时,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外投资机构在进行策略研究时,比较关注行业基本面和企业经营环境中的草根数据,而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本土投资机构则更看重政策因素,以及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没有股价及市场的催化因素,如流动性、海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因此,即使有基金觉得现在市场的整体估值已经具有安全边际或者接近底部位置,也不见得会就此看多,而更倾向于持观望态度。
一些经历过牛、熊考验的市场人士举出2008年、2009年时的情况作为对照,认为国内投资机构态度往往保守。2008年中期,市场也因遭遇高通胀和流动性收紧等问题而一片低迷,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相仿,即不少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海内外投资界开始有看好的观点出现,但主流机构仍然保持谨慎。事实上,往往在一片悲观声中,市场已至底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