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过央票回笼资金再现地量。今日央行将发行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再度回到10亿元的地量水平。考虑到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30亿元,而本周二央行只发行30亿元1年期央票,并暂停了正回购操作,目前央行仅回笼40亿元,回笼力度骤减。业内人士分析,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量日益紧张,央行降低回笼力度意在缓和市场资金紧张情绪。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
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今天央行将发行2011年第36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央票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1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央票发行量仅为10亿元地量的情况已经几个月未见,足见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央行主动缩减回笼规模、保护资金面适度平稳的意图也显而易见。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30亿元,而本周央行通过央票在公开市场仅回笼了40亿元。两周前一度恢复的3年期央票本周再度与市场失约。原本周二例行操作的正回购也暂停了,如果今天例行的正回购也暂停,则央行本周将向市场净投放490亿元资金。
事实上,为了缓解市场资金面的紧张局面,央行已经连续两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第三周继续净投放几乎已成定局。
资金紧张局面可能持续
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实施净投放,但准备金缴款日后的市场资金面并未好转,相反,资金利率却继续整体上行。各期限Shibor(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自5月19日开始持续走高,隔夜Shibor和7天期Shibor已创出2月24日以来的新高,达4.9992%和5.3050%。Shibor上一个高点形成于2月21日,而今年以来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是在1月30日,当时也是Shibor今年以来的最高。
分析人士表示,年内五次上调存准率、公开市场到期量下降、财政存款季节性上升以及商业银行月末考核等因素叠加,导致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出现飙升,而公开市场回笼缩量则体现出央行维护资金面稳定的意图。不过,由于上述影响至少将持续至5月底,预计短期内资金利率仍将保持高位。
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琢表示,考虑到紧缩政策累积效应的不断显现,以及挥之不去的通胀压力,在央票发行再次遇阻的情况下,货币紧缩预期将逐渐强化。张琢认为,虽然央票上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货币670亿元,但本次存款准备金缴款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态势并未如市场预期的迅速缓解,而且在缴款完成后资金价格继续上行,显示连续收紧流动性后市场消化周期有所延长,预计后期利率中枢仍将小幅上移。
中金公司则预计,到5月底之前,7天回购利率都将保持在4%以上。
机构资金开始入市
尽管公开市场资金紧张,但股市近日陆续传出机构资金进场的消息。如来自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的综合消息显示,上周,以中国人寿为主的保险资金出现申购基金举动,品种涉及偏股、指数型基金,规模或达数十亿元。
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在上海参加陆家嘴论坛时表示,社保基金确实新增了100亿元投资股市和债市。作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的话是权威人士对近期“100亿元巨资社保基金入市”说法的首次公开确认。
戴相龙介绍,全国社保基金约有三分之一额度投资股票,原有10家管理人,现在为选择更多基金管理人而新增8家,其中委托6家买股票,委托2家买债券,一共100亿元。
有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曾于3月底、4月初集中加仓了100多亿元(包括股票和基金),权益类仓位上升了两至三个百分点,买入点位在3000点附近,目前的思路可能是持股待涨;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机构则选择持币观望,等待6月通胀形势好转。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