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水浒》为潘金莲“翻案”引发观众争议,导演解释这只是人性化处理。

潘巧云也从小说中跟人偷情的淫妇变成新版里为情所困的受害者。

武松打虎变刺虎,新《水浒》有合理解释。

每集片头前郑达的“讲古仔”为剧集笼络了一批观众。
南方都市报5月26日报道 4月6日,新版《水浒》正式登陆广东荧屏,当天即坐拥65万人的高收视率。剧集至今已播出大半,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据广东珠江频道负责人透露,该剧本周一已播到67、68集,在广东地区的收视率已达14.02,在广州地区也高达9.06,以广州市常住人口1400万计算,该剧每晚最高收视人群超过126万人;在广东最高收视更超越了香港翡翠台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创下了珠江频道近年来的收视新高!
新版《水浒》此前在北方地方台播出时,反响平平,到底是什么秘诀让它成功在广东本土的影视战场得胜呢?南都记者调查分析,珠江频道的三招营销策略,成就了新《水浒》的广东营销大业。而近日南都记者也专访了该剧的总导演鞠觉亮,他道出了其“港式改编”对南方受众的吸引力。
新《水浒》的广东营销报告
1、要征服眼球,先征服耳朵
耳朵奇招1名嘴献声配音
新《水浒》的首个重磅炸弹就是广东版配上了地道的粤语,众名嘴、名演员、名DJ为粤语版献声,包括“四大名嘴”其中三把金嘴郑达、林颐、何浩鹏,以及《外来媳妇本地郎》中家喻户晓的演员虎艳芬、苏志丹等。名嘴的吸引眼球度、名嘴声线的极强个性,巩固了该剧在本土的强大收视。观众一听到洪太尉、高俅的声音,马上就会联想到郑达、林颐等人,听起来既有亲切感,又极具辨识度,比以往的千人一声胜之百倍,甚至有观众单纯为了名嘴风采而来追看新《水浒》。
耳朵奇招2 古仔先行评时政
郑达亲自上阵,以“说书人”的身份在每集开头为观众上演一段两分钟的“讲古仔”。除了讲述剧情、重温经典,郑达还巧妙地借古讽今,评评世事,讲讲时政,打造出“讲古+今日关注”的双重味道,本土观众十分受落。
2、粤味配套产品,自产自销
连锁销售1自产粤语主题曲
新《水浒》的“粤化”可谓从头武装到脚趾,连主题曲也不放过。知名DJ林颐自编自唱的主题曲《水浒传》每晚准时唱响,歌曲制作不失气势,又朗朗上口、声声入耳。
观众听来既亲切又贴合原著,成就了新《水浒》又一步广东作战计划。
连锁销售2 自产配套搞笑剧
珠江台还乘胜追击,与剧集同步开播自制搞笑剧《水浒笑传》,广东名嘴、笑星合力穿越,以“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等经典故事为蓝本,加入现代元素,针砭现代社会现象。这一招巧妙运用本土资源,连锁销售本台产品,既聚人气,又为剧集播出造了声势。
3、港味改编迎合本土观众口味
内地剧集,港味武打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