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两大阵营——实体电商阵营和专业电商阵营——谁能胜出,这话题似乎还太早。
如果从零售业经验、后台基础设施来看,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实体电商阵营似乎更有优势。它们可以很轻松地将这部分要素转移到电商平台上来。拿采购来说,国美千亿元的采购额,隐含的议价权远高于京东,它可以获得直供,价格更优惠。而以京东为代表的专业电商目前的采购渠道较为复杂,既有直供又有代理商,甚至可能还从国美们那里采购一些,如想保住利润,价格很难保证最低。
而且,京东在大家电上的物流能力还是个考验。大家电的物流配送体系与小数码、图书等产品不同,后者可以直邮或借大量快递,但一台冰箱就难以如此配送。目前京东物流基地数量不及国美,其大家电的配送能力有限。这一物流支撑短缺也限制了电商企业理论上覆盖全国的优势,更多做区域大家电市场。
而在京东眼中,传统零售企业对电商的理解不专业,总以为以前的经验最有效,可以直接拿来用。国美线上线下、区域之间的价格矛盾,也一直是京东嘲笑的要点。
但京东显然没有盲目到忽视传统连锁零售业经验的地步,它当然知道后台基础设施的力量。这是它目前烧钱大建物流的背景。而且,它也明白必须首先做大规模,获得更多议价权利,等达到一定规模门槛,便能掌握话语权,难怪有人说它跟国美其实也没什么差异。
所以我们看到,几年来,京东商城的年度增长率几乎全部超过200%。刘强东甚至说,5年做到1000亿元。笔者相信这一局面会发生,未来几年,京东商城一定能比肩目前国美的实体规模。
不过,这些思考看上去规范,但却与现实有丝丝相异。笔者举个例子说,昨天国美电商相关负责人称,有许多黄牛党经常会到国美网上商城下单,然后自己转去网上卖。他原本想说,部分电商并无低价优势。但笔者认为,这也恰恰证明国美们的低价优势也并非最低,而且,黄牛党们拿到货后,一般主要在其他区域市场销售,这也证明国美网点虽多,但覆盖密度依然有限。
因此,这个野蛮生长阶段,两大阵营的博弈,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融合,互相学习对方。事实上,它们的口水战,除了语言外,市场根本没达到肉搏阶段,甚至还互相捧场。比如消费者往往先去实体店看商品,然后到电商下单,由于后者商品品类不多,有时反而会刺激实体店的销售。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