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为数众多的市场人士还都比较认同2800点左右已接近了A股的估值底部区域,因为既然把年内主要政策目标定为抗通胀为主,那么就需要主动性的控制经济增速,一旦抗通胀形势有所缓解,那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下半年得到改变,经济增速自然会回归应用的正常发展趋势。按这一逻辑,一切既然都在掌握之中,其中包括股指的回落,那么2800点历史估值低位区域成底也就理所当然。
老天不给力 政策推出延后
但是5月中旬起老天不给力,旱灾现象日益严重,足以成为改变以上逻辑的重要因素。如果灾情不能缓解,春节后本已缓解的食品价格如再掀起一轮上升周期,则CPI将承受的上涨压力也可能再次增强。CPI的5月的数据如继续上行,这也将迫使央行继续延续目前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间点不得不延后,并对经济增速造成更大的压力。
连环负面因素冲击 探底必然
旱灾造成的另一重大后果是造成水电资源严重不足。在这种连环负面因素的不断影响之下,A股只能选择继续下向探寻底部。而5月下旬A股市场的表现也正是对经济面更深层次担忧的体现,我们必须对形势进一步转坏有心理预期,因为暂时看不到针对这些负面变化有任何直接有效的措施产生。也就是说面对这种大自然的变化,现在人们能做的只是承受,缺乏主动性有效的办法。
旱情加重整体利空 局部产业利好
旱情对整个A股市场非常不利,但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正面刺激,这在上周的行情中已经有所体现。只是我们对旱情可能的持续性需做出一定的心理准备,对相关行业和公司保持足够的关注度。可关注方向有:
1、受益于水利建设器材的公司,如主营供水、排水管道的青龙管业以及从事水泵业务的新界泵业 ,利欧股份等。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在枯水期,对小水电站来说,可以采取利用水泵把水抽到上游,然后再循环利用的方式来保持水利发电的连贯性,因此在旱情的影响下,市场对水泵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人们的预期。
2、因为旱情而加大涨价预期的农副产品,包括种子、猪肉,鱼、鸡肉等等。目前国内大米、鲤鱼、花生等农副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上涨,且仍在上涨的趋势过程之中,对相关受益上市公司也可持续关注。如隆平高科 、雏鹰农牧 、新希望、大湖股份 、圣农发展等公司。
3、由于旱情导致水电供应紧张,则对节水节电设备也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类如目前在节电领域已经小有心得的东方电子以及节水概念大禹节水等也可适当关注。
A股“大旱”
鱼,旱死了。水,在哪儿?
5月大旱,干涸了长江中下游,抽干了鄱阳湖,更令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鱼米之乡已然失去了往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象。
同样是在这个炎热的初夏,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而这场股市旱灾,已将股指一步步推向最低处。
股市的旱情,主要表现为资金面的断流。
首先,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大幅减少,超过10%的中签率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新股申购,早已失去了对资金的巨大吸引力。
而二级市场上,则遭遇了更为严重的旱情。整个5月,沪市单日平均成交金额在1000亿元水平之下。最近的统计显示,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日均成交额在1600亿元左右,相对于21万亿元的A股总流通市值,意味着每天的日均换手率不到0.8%。而这样的日均换手率,创下了2008年9月来的新低。一只新股,几十亿元参与网上申购,沪市每天不足千亿的成交,旱情就这样延续,令无数深陷其中的投资者苦不堪言。
回复该发言
旱情加重利空A股 关注三类机会
2 回复:旱情加重利空A股 关注三类机会
wangdaotonga2011-05-30 23:31:25 发表
还记得去年的11月初,就在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没几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针对流入的热钱,陡然抛出了“池子论”,即短期投机性资金如果流入,将通过总量对冲的措施,将热钱放进“池子”里,而不会任之泛滥到实体经济中。当时,A股市场被看作是“池子”的首选。然而,半年时间过去了,面对A股市场这一几乎被抽干的蓄水池,我们不禁要问——钱究竟流到哪儿去了?
买涨不买跌,是永恒的定律。其实,除了股市,资金的去处很多。比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统计显示,由于居民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造成了4月份M2数据的异动。同时,艺术品投资也正在成为今年最具吸引力的市场。此外,黄金、白银等产品的投资,都成为股市之外,各路热钱新的蓄水池。
那么,A股市场已经干旱到如此程度后,为何资金依然不愿回流?
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控严厉,但房价始终未见松动,这使得炒楼资金依然在楼市中“死扛”。另外,创业板在造就了一大堆超级富豪之后,创投、发起人股东正对A股二级市场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大举套现的冲动,这更令外部资金望而却步。从内部看,A股市场还面临各种抽水机的持续施压。如新三板、大小非限售股减持、新股IPO、定向增发等,都对存量资金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最大的抽水机——国际板,还在翘首以待,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面作为支撑,如何能够承接这庞大的市场扩容?
半年前,A股市场作为热钱的“蓄水池”,面临着流动性“外洪内涝”的冲击。半年后,“蓄水池”里面的水已基本被抽得干干净净。资金面断流,“大旱”的A股市场,如果没有开闸放水,大盘何时才能见底啊?
中国石油、攀钢钒钛等大公司开始了控股股东增持,这无疑是给干涸的大地上洒下了零星雨滴。但股指依然继续下跌,以2709.95点再创收盘新低。显然,这微弱的水滴,尚无法缓解当前严重的旱情。
回复该发言
买涨不买跌,是永恒的定律。其实,除了股市,资金的去处很多。比如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统计显示,由于居民大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造成了4月份M2数据的异动。同时,艺术品投资也正在成为今年最具吸引力的市场。此外,黄金、白银等产品的投资,都成为股市之外,各路热钱新的蓄水池。
那么,A股市场已经干旱到如此程度后,为何资金依然不愿回流?
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控严厉,但房价始终未见松动,这使得炒楼资金依然在楼市中“死扛”。另外,创业板在造就了一大堆超级富豪之后,创投、发起人股东正对A股二级市场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大举套现的冲动,这更令外部资金望而却步。从内部看,A股市场还面临各种抽水机的持续施压。如新三板、大小非限售股减持、新股IPO、定向增发等,都对存量资金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最大的抽水机——国际板,还在翘首以待,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面作为支撑,如何能够承接这庞大的市场扩容?
半年前,A股市场作为热钱的“蓄水池”,面临着流动性“外洪内涝”的冲击。半年后,“蓄水池”里面的水已基本被抽得干干净净。资金面断流,“大旱”的A股市场,如果没有开闸放水,大盘何时才能见底啊?
中国石油、攀钢钒钛等大公司开始了控股股东增持,这无疑是给干涸的大地上洒下了零星雨滴。但股指依然继续下跌,以2709.95点再创收盘新低。显然,这微弱的水滴,尚无法缓解当前严重的旱情。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