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范军利)国际板上市主体究竟先是国际公司,还是红筹公司优先的问题,目前制度层面亦明确,国际公司应为首批国际板登陆者。
“为保证国际板运行的纯正血统,制度层面可能会对首批国际板公司要求更为严格,以纯外资公司更为优先。”上周,接近制度设计者向财新记者表示,此前热议的红筹率先回归可能要让路于外企。
所谓红筹股,是指注册地与上市地在境外、主要业务在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由于历史原因,此前诸多大型优质国有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均以红筹股方式在海外上市。
早在2007年,监管层曾有意令境外红筹企业先行回归A股。去年,上海方面也意图促进红筹回归国际板进程。当时,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曾透露,“红筹回归可能会成为国际板的主体力量。”
根据当时上交所的相关调查,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红筹股有407家,符合初定发行标准的只有38家。据悉,上交所曾向中央建议大幅降低红筹股回归标准。上交所测算,按照降低后的标准,可能会有120家公司回归国际板。
不过,该观点很快被证监会所否认。监管层虽然不排斥红筹股的回归,但并不倾向降低红筹回归标准。
“国际板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是红筹公司就可降低标准,有很多公司当初在国内都不能上市才转成红筹企业的。”接近管理层的人士说,“何况红筹公司的海外架构回归需要制度层面的统一认识,反倒不如纯粹的国际公司简洁。”
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行部主席蔡洪平亦表示,初期选择外企,执行较高的上市门槛,有益于国际板市场运行。
“估计上半年获批的可能性很大,然后就是各家公司报材料了,快的话到10月份就会有第一家公司挂牌。”某投行人士表示,“大家都在准备材料了。”
根据瑞银证券发布的报告,有三类可能在A股上市的“外企候选人名单”。第一类是在内地有不少业务的外国公司,包括从事零售业的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家乐福、沃尔玛,以及从事制造业的西门子、戴姆勒奔驰、大众汽车、通用电气、IBM等。
第二类是绩优香港本地上市企业,即香港蓝筹股,包括汇丰控股(00005.HK)、东亚银行(00023.HK)等。
第三类则是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即香港红筹股,包括中移动(00941.HK)、中海油(02883.HK)、联想集团(00992.HK)、华润创业(00291.HK)等。 ■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