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治理违法用地不能一味地“堵”

1 治理违法用地不能一味地“堵”
xixi16012011-05-31 17:52:36 发表
5月28日,国家土地督察局武汉局发布通报,自2010年底以来的6个月里,鄂湘黔三省查处的违法土地2.6万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查处将重点放在了新开工项目上,三省清查新开工项目1665个,土地面积18492公顷。
武汉督察局的负责人也直言,将督察的重点放在新开工项目上,意在从源头和开始上去遏制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违法行为。如果违法用地项目在一开始就得到查处,耕地复耕和土地拆迁工作比较容易,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前期督察整改也是“早发现,早治疗”,是爱护地方的表现。
结合日前发生在河北香河的土地违法整改风暴,以免掉9个地方主要官员职务为代价,吸取了违法用地的教训。
再结合此前碧桂园在安徽和县的违法用地案件,都是开发商从地方政府手中按照合法手续取得土地,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上出了问题。在面对大规模招商引资的压力与诱惑之下,地方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为投资企业解决土地问题,其中不乏采取一些违法手段,寄希望于日后这些违法土地逐步报批的方法来转正。但是,土地还未转正,地方官员已经被问责。
在这场用地赌博游戏当中,几乎没有赢家。万科、碧桂园、万通等房地产企业,本身也都是上市公司,其在合法用地程序下的投资,本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往往是在问责的风暴当中,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处于绝对弱势,只能闭嘴加上自认倒霉。
即便如此,舆论也不肯放过这些企业,仍然穷追猛打。实际上,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从根本上去思考问题,比如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去投资?
任何企业投资的动机都是追求投资利益最大化。在地方政府能够保证土地合法获得的情况下,土地程序的问题,应当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实际上,违法用地的主要责任人应是地方政府。
而地方政府违法用地也有苦衷。一位县级领导人就向笔者坦承,政府逐级的年度考核,让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透不过起来。县级政府财力差,考核任务重,招商引资更难,往往是求着投资商来,投资商都不来。而如果县级政府连续2年考核不及格,部门负责人就会被考核处分。
香河等地区面临的发展机遇,环首都经济圈和北京发展的“挤出”效应,都为香河等环大城市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这些地区往往仅仅是县级政府,其用地权力非常小。而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绝大部分被省级政府扣留,用作重大项目招商。其次是地市级政府扣留,而真正用于县级政府用地的极少。
2011年,国土资源部下达年度用地计划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从2011年开始,每年用地指标用于农业的不得低于5%,这才给县级政府用地问题稍微减轻了一些压力。
但是,对于香河这样大规模城镇化的地方来说,这点土地指标显然是不够的。以临近北京的河北廊坊燕郊地区来说,其一个镇居住的人口就超过了1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然而其级别仍然是一个开发区,用地和各项资源匹配上,都不能为这样规模的人口匹配,最终使得燕郊发展面临困境。
因此,国土资源部虽然加大了对于违法用地的提前督察,但是对于环大城市圈的小城镇来说,也必须考虑一个堵与疏结合的方法来治理。对于一些重点发展城镇,省级政府应该单独统筹用地,而国土资源部也应该将差别化用地政策完善推广,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使用土地,实现经济效益与节约用地的最大化。
堵的政策好说,目前国土督察和违法问责已经是高压状态,然而疏的方法却需要深入的政策研究和尽早安排,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公平,更重要的是破除当前撒胡椒面一样的低效用地政策。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