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报道 进考场前,高考名师带你重温语文、英语、数学最重要考点。
[语文篇·重要考点]
2011语文高考命题走向预测
向明中学 彭娟
阅读:要明确文体特点,整体理解把握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上海卷高考题强调时代性、人文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生活,同时兼顾各种文体的风格特点和难易程度,全面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今年的现代文阅读,考生在重点掌握散文、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外,不要忽视说明文、人物访谈、演讲稿等文体特点的复习。文言文阅读文本通常第一篇为人物史传等记叙类文本,第二篇是议论、说明类文本。今年考生可关注小品文、书序赠序等的阅读,明确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阅读部分的试题会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从内容和形式等角度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涉及到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个方面。考生阅读时一定要确立整体把握意识和鲜明的文体意识,以更准确地解读文本。近年来鉴赏和评价能力成为高考的检测重点,且鉴赏评价试题逐年增多,考生应予以重点关注。此外,从文本的两处或多处细节入手,用比较、辨析异同的方式考核整体把握能力的比较理解、分析题,也是近年试题的“亮点”,如2009年秋考卷第7题、2010年春考卷第7题、2011年春考卷第25题等,也应引起考生重视。
诗歌鉴赏部分的题型趋于稳定。
名句默写建议以高中课内背诵和初中三个版本的共同背诵篇目为主,要知其音、明其意、不误写。第1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也应以课内为主。第2题多为选择题,从内容、手法、主旨等角度全面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要仔细甄别正误。第3题为鉴赏评价题,要仔细审题,注意答题的角度和要求。总之,要从品味语言入手进而品评技巧,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体会意境,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历史背景来领悟主旨。
作文:应重点关注命题作文
高考作文题自2009年春考卷的“四盏灯”,2009年秋考的“郑板桥书法”,以至2011年的春考卷“两人对树苗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而获得两种结果”近似寓言的生活故事,近三年已连续五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依据上海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一贯原则,笔者认为,2011年的秋考作文命题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考生们在认真备考材料作文等作文类型时,更应关注命题作文的训练。《上海卷考试手册》对写作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准确把握题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固然马虎不得,命题作文的审题同样至关重要。上海卷作文命题向来倡导开放性、思辨性与限制性的统一,为考生创设了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因而命题作文题目中大多具有指代词或比喻、象征性词语,内涵丰富深邃。如2007年的秋考题“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年的秋考题“他们”。考生审题时应当注意要用本体置换喻体,指出象征义;用代词所代的对象去置换题目中的指代词。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
[作文热身题]
1.人,总是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虔诚,更要有所仰望……
以“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请以“让思想长出翅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来到越国居住,结果日子过得贫穷不堪。这个鲁国人问别人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
回复该发言
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2 回复: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li1371352011-05-31 18:04:09 发表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语文篇·大作文]
高考作文要注重展示“语言”的个性化
原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三资深骨干高级教师 周永蔚
语文,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语言+文章”。语言,是有声的,我们称之为“口头语言”;文章,是无声的,人们叫它为“书面语言”。而高考,就是检测你的“书面语言”。这“书面语言”,可以说是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优劣的当场全面评估。在高考的作文沙场上,我们要尽量显示出自己的语言个性色彩来。你可以选择下面三种语言表达形式中,最适合你的口味之一来做文章。
■“质朴自然”的陶潜式:所谓“陶式语言”,那就是“流利通畅、平白朴素”的文字。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比如,我曾出了一道作文训练题——
阿联酋原来是个沙漠国家,可现在已完全不同了。人烟稀少、黄沙蔽日的状况,早已成为历史。然而,不少早已习惯了绿色文明生活的阿联酋居民,又开始怀念过去的沙漠风貌。 “沙漠风情一日游”,成为时髦的享受。有人甚至想从外国运来黄沙,人工制造一块沙漠。请根据上述材料,撰写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题目自拟。
有一位同学,把它“立意”为“阿联酋民族的沙漠文化的人文情结”这一主旨,极好!该同学在证明这一论点时,又用“通俗纯朴”的语言,在作文第九自然段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传说,巴拉圭有一支印第安部落,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丛林之中。过着原始狩猎的生活。政府苦口婆心地劝说,该部落终于搬出了丛林。他们很快地学会了先进的劳作方式,他们的子女也得到了先进的文化教育,政府还提供给他们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所有这些现代的物质文明的恩施,他们都十分乐意地接受了。与此同时,该部落也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贴近自然的生活经验,传授给了当地的巴拉圭人民。当然,部落居民还是有自己民族传统的要求,希望政府允许他们每年有一两个月回归丛林”度假“。最后,他们的希望成为现实。 ”
这段文字,既符合题意,又深化主题,语言“流利通畅、平白朴素”,它应该是每个喜欢叙述的考生,在考场写作时,人人都能够做到的。
■“哲理思辨”的秦牧式:大凡读过《艺海拾贝》文集的读者,一定会了解当代散文大家秦牧的“理性语言思维”的。喜爱撰写议论文的同学,一定会从这本著作的语言形式,受到较好的启发。比如,2005年松江二中获高考作文满分的凌超同学撰写的当年高考作文(共6段),就可证实此点。他在《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里,这样写来——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困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做柔曰读史,刚曰读经。是说意志怠惰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这句话,也是指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静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树典雅德性。我国浩瀚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真正成长的养分。 ”
凌超在这里用“读史明志,能养浩然之气;读经养性,能树典雅德性”的哲理思辨偶句,极其辩证科学地把青少年成长的必需理念,议说得十分简明扼要、清晰直白。这段文字,说理严谨、结构紧凑,分论层递、对句组接。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能够传达如此理性的语言,与他自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习过程中,阅读了111本理论性的哲学专著,打下了深厚的说理功底,是分不开的。
回复该发言
[语文篇·大作文]
高考作文要注重展示“语言”的个性化
原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三资深骨干高级教师 周永蔚
语文,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语言+文章”。语言,是有声的,我们称之为“口头语言”;文章,是无声的,人们叫它为“书面语言”。而高考,就是检测你的“书面语言”。这“书面语言”,可以说是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优劣的当场全面评估。在高考的作文沙场上,我们要尽量显示出自己的语言个性色彩来。你可以选择下面三种语言表达形式中,最适合你的口味之一来做文章。
■“质朴自然”的陶潜式:所谓“陶式语言”,那就是“流利通畅、平白朴素”的文字。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比如,我曾出了一道作文训练题——
阿联酋原来是个沙漠国家,可现在已完全不同了。人烟稀少、黄沙蔽日的状况,早已成为历史。然而,不少早已习惯了绿色文明生活的阿联酋居民,又开始怀念过去的沙漠风貌。 “沙漠风情一日游”,成为时髦的享受。有人甚至想从外国运来黄沙,人工制造一块沙漠。请根据上述材料,撰写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题目自拟。
有一位同学,把它“立意”为“阿联酋民族的沙漠文化的人文情结”这一主旨,极好!该同学在证明这一论点时,又用“通俗纯朴”的语言,在作文第九自然段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传说,巴拉圭有一支印第安部落,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丛林之中。过着原始狩猎的生活。政府苦口婆心地劝说,该部落终于搬出了丛林。他们很快地学会了先进的劳作方式,他们的子女也得到了先进的文化教育,政府还提供给他们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所有这些现代的物质文明的恩施,他们都十分乐意地接受了。与此同时,该部落也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贴近自然的生活经验,传授给了当地的巴拉圭人民。当然,部落居民还是有自己民族传统的要求,希望政府允许他们每年有一两个月回归丛林”度假“。最后,他们的希望成为现实。 ”
这段文字,既符合题意,又深化主题,语言“流利通畅、平白朴素”,它应该是每个喜欢叙述的考生,在考场写作时,人人都能够做到的。
■“哲理思辨”的秦牧式:大凡读过《艺海拾贝》文集的读者,一定会了解当代散文大家秦牧的“理性语言思维”的。喜爱撰写议论文的同学,一定会从这本著作的语言形式,受到较好的启发。比如,2005年松江二中获高考作文满分的凌超同学撰写的当年高考作文(共6段),就可证实此点。他在《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里,这样写来——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困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做柔曰读史,刚曰读经。是说意志怠惰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这句话,也是指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静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树典雅德性。我国浩瀚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真正成长的养分。 ”
凌超在这里用“读史明志,能养浩然之气;读经养性,能树典雅德性”的哲理思辨偶句,极其辩证科学地把青少年成长的必需理念,议说得十分简明扼要、清晰直白。这段文字,说理严谨、结构紧凑,分论层递、对句组接。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能够传达如此理性的语言,与他自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习过程中,阅读了111本理论性的哲学专著,打下了深厚的说理功底,是分不开的。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li1371352011-05-31 18:04:09 发表
■“优美典雅”的东坡式:如果你喜欢在写作时,撰写一些“诗情话意”的抒情语句,那么你应该在平时阅读一点宋代以后的“散文赋”经典作品。因为在这些作品的语句里,往往要使用“骈偶对仗、排比抒意、整散变异、句式优雅”的形式,来极尽亮彩展示。比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中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散文赋名句。
善于表达抒情的考生们,你的高考作文当然可以运用“骈散”的语言,来叙事状物、议理论人,以达到“优美典雅、诗情话意”之效果。
总之,你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叙、议、抒”语言特色来,这将会给你的文章增添极大的亮色。
第二页:语文篇·小作文
第三页:英语篇·语法和词汇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语文篇·小作文]
16种“开放性小作文”习作示范之三
原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三资深骨干高级教师 周永蔚
第九类,“情感对话性”小作文——
试题:2006年【春】考的第20题,“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像,拟写一段对话。 (3分)
示范:(妻子)问:(“都外出一整天啦,战绩如何?)(我低头轻声)答:(“有一些小小的收获。”)(妻子又)问:(“拿出来,也让我高兴高兴嘛!”)(我只好苦笑地回)答:“不好意思,小鱼有几条,总算没空手归来见你。”
第十类,“思想评论性”小作文——
试题:2006年【秋】考的第26题,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3分)
示范:人生得志,不能只“思以逞其欲”,而要像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绝不该为官任职“朘民之生而不顾”,导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总之,“逞个人私欲”与“朘民之生而不顾”,都是为古今社会所不认同的。
第十一类,“联想扩展性”小作文——
试题:2007年【秋】考的第12题,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5分)
示范:……更是一种“传承和创业”:要传承岳飞、于谦、张苍水的爱国品节,要传承鲁迅先生的坚韧斗志;应开创“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业,应开创“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
第十二类,“文学评论性”小作文——
试题:2008年【秋】考的第26题,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 (4分)
示范:文章开头,交代了“秋寻”的缘由;在结尾,又点明了“秋寻”是诗集中的主要题材。这样撰写,在情节的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唿应的效果,使全文严谨完整、上下一气。而“秋寻”两字,又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第十三类,“文学比较性“小作文——
试题:2009年【秋】考的第12题,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分析。 (4分)
示范:两文虽然都细描“北国之景”,但本文是写“春景”,而《故都的秋》是写的“秋景”;本文借助铺叙北国春景,暗衬江南风情,抒发心中思乡之情;而《故都的秋》,却是借助描绘南国之景,鲜明反衬自己对北国“清、静、悲凉”秋色的无比喜爱。
第十四类,“缘由概括性”小作文——
试题:2010年【春】考的第26题,概述作者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的原因。 (3分)
示范:作者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的真正缘由,是他仰慕陶公“平淡冲和”、“以穷为娱”的“安命乐天”生活目的及人生价值。
第十五类,“人物形象性”小作文——
回复该发言
善于表达抒情的考生们,你的高考作文当然可以运用“骈散”的语言,来叙事状物、议理论人,以达到“优美典雅、诗情话意”之效果。
总之,你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叙、议、抒”语言特色来,这将会给你的文章增添极大的亮色。
第二页:语文篇·小作文
第三页:英语篇·语法和词汇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语文篇·小作文]
16种“开放性小作文”习作示范之三
原延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三资深骨干高级教师 周永蔚
第九类,“情感对话性”小作文——
试题:2006年【春】考的第20题,“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像,拟写一段对话。 (3分)
示范:(妻子)问:(“都外出一整天啦,战绩如何?)(我低头轻声)答:(“有一些小小的收获。”)(妻子又)问:(“拿出来,也让我高兴高兴嘛!”)(我只好苦笑地回)答:“不好意思,小鱼有几条,总算没空手归来见你。”
第十类,“思想评论性”小作文——
试题:2006年【秋】考的第26题,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3分)
示范:人生得志,不能只“思以逞其欲”,而要像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绝不该为官任职“朘民之生而不顾”,导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总之,“逞个人私欲”与“朘民之生而不顾”,都是为古今社会所不认同的。
第十一类,“联想扩展性”小作文——
试题:2007年【秋】考的第12题,文末说“不,不仅是一种享受……”,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5分)
示范:……更是一种“传承和创业”:要传承岳飞、于谦、张苍水的爱国品节,要传承鲁迅先生的坚韧斗志;应开创“改革开放”的时代伟业,应开创“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
第十二类,“文学评论性”小作文——
试题:2008年【秋】考的第26题,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 (4分)
示范:文章开头,交代了“秋寻”的缘由;在结尾,又点明了“秋寻”是诗集中的主要题材。这样撰写,在情节的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唿应的效果,使全文严谨完整、上下一气。而“秋寻”两字,又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第十三类,“文学比较性“小作文——
试题:2009年【秋】考的第12题,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分析。 (4分)
示范:两文虽然都细描“北国之景”,但本文是写“春景”,而《故都的秋》是写的“秋景”;本文借助铺叙北国春景,暗衬江南风情,抒发心中思乡之情;而《故都的秋》,却是借助描绘南国之景,鲜明反衬自己对北国“清、静、悲凉”秋色的无比喜爱。
第十四类,“缘由概括性”小作文——
试题:2010年【春】考的第26题,概述作者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的原因。 (3分)
示范:作者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的真正缘由,是他仰慕陶公“平淡冲和”、“以穷为娱”的“安命乐天”生活目的及人生价值。
第十五类,“人物形象性”小作文——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li1371352011-05-31 18:04:09 发表
试题:2010年【秋】考的第10题,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3分)
示范:萧洪明,忠诚的抗日革命战士,是母亲的亲密战友。为革命,不怕艰危、英勇斗争,后被敌人杀害在天目山高大的柳杉树下,年仅27岁。
第十六类,“主旨揭示性”小作文——
试题:2011年【春】考的第16题,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示范:辛弃疾在词中,借助描写“青山明月”之景,来表达自己内心高洁清纯之情;又提及屈原的《离骚》楚辞书名,抒发当时“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意。
请同学们再结合试卷中的其它小作文检测题,也去试写自训,以提高自己撰写小作文的实际能力。
第三页:英语篇·语法和词汇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英语篇]
复习指导:考试手册和词汇手册
向明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丁凛
语法和词汇:最后复习“大头”
首先,要明确上海英语高考旨在测试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而考试内容为当年的考试手册和词汇手册,所以学生在最后考前复习时,身边要备好这两本书作为复习的引领和指导。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在保持题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优化题型结构,不断提高试卷的导向性和实用性,而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卷都保持中等偏易。
语法单句四选一考题的难度逐年下降,然而语法用于读写的要求却从未降低。语法是语言基础知识的重点,听说读写都无法避开语法。将语法放在实用中来考查,说明语法并不是静止的,只有在动态应用中才真正发挥作用。
从实用的角度看,考生应在最后阶段对英语语法中的动词、动词非谓语形式和各类从句做重点复习,尽可能做到能辨能用。高考中动词的复习很重要,高考中的动词主要是考时态、语态、非谓语和情态动词。时态部分,一定要看清句子有否提示的时间状语或连词,如考过的ever since(用现在完成时)等。非谓语是高中英语的重点,在高考中,同学们应冷静看清非谓语在句子中做何成分,以确保正确答案的选择。尽管很多同学对情态动词还是觉得很多用法容易混淆,但其实考点并不难,可认真阅读考试手册。高考语法中句子的考题也占了三分之一,而且翻译部分也是考句子的翻译。定语从句也是句法中的重点,一定要看清先行词在句子中作何成分,以此来决定用何关系词。
词汇手册是词汇复习的范围,切不可忽视。基本词汇一定要做到能写能用,不能仅停留在拼写和词义上。对常用的动词和动词词组的用法要了如指掌,千万不能因为现在试题中没有词汇的四选一题而放松词汇的复习,这和上述的语法知识是同样的道理。任何考题都离不开词汇。词汇的知识和语法知识一样,直接影响到试卷的其他考查项目。
英语复习不能只抓知识而放松语言技能的训练。高考试卷的绝大部分是语篇,或填词,或阅读,或写作,这些都是从各个方面来检查考生是否能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
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测试目标所定的,并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的题材和语言难度设计的,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正确回答问题,不会因为对问题及选项理解的困难而产生答题的困难。
高考卷中常选有应用文及科普文章等阅读篇章,希望备考时对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所接触。在词汇部分,学生要注意语法(词性)和词义结合做题,而完型部分因其选项都是同一类词性的单词,更强调上下文的理解,所以同学在考前做题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并且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这样更有利于考场发挥。
回复该发言
示范:萧洪明,忠诚的抗日革命战士,是母亲的亲密战友。为革命,不怕艰危、英勇斗争,后被敌人杀害在天目山高大的柳杉树下,年仅27岁。
第十六类,“主旨揭示性”小作文——
试题:2011年【春】考的第16题,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示范:辛弃疾在词中,借助描写“青山明月”之景,来表达自己内心高洁清纯之情;又提及屈原的《离骚》楚辞书名,抒发当时“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意。
请同学们再结合试卷中的其它小作文检测题,也去试写自训,以提高自己撰写小作文的实际能力。
第三页:英语篇·语法和词汇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英语篇]
复习指导:考试手册和词汇手册
向明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丁凛
语法和词汇:最后复习“大头”
首先,要明确上海英语高考旨在测试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着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核。而考试内容为当年的考试手册和词汇手册,所以学生在最后考前复习时,身边要备好这两本书作为复习的引领和指导。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在保持题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逐步优化题型结构,不断提高试卷的导向性和实用性,而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卷都保持中等偏易。
语法单句四选一考题的难度逐年下降,然而语法用于读写的要求却从未降低。语法是语言基础知识的重点,听说读写都无法避开语法。将语法放在实用中来考查,说明语法并不是静止的,只有在动态应用中才真正发挥作用。
从实用的角度看,考生应在最后阶段对英语语法中的动词、动词非谓语形式和各类从句做重点复习,尽可能做到能辨能用。高考中动词的复习很重要,高考中的动词主要是考时态、语态、非谓语和情态动词。时态部分,一定要看清句子有否提示的时间状语或连词,如考过的ever since(用现在完成时)等。非谓语是高中英语的重点,在高考中,同学们应冷静看清非谓语在句子中做何成分,以确保正确答案的选择。尽管很多同学对情态动词还是觉得很多用法容易混淆,但其实考点并不难,可认真阅读考试手册。高考语法中句子的考题也占了三分之一,而且翻译部分也是考句子的翻译。定语从句也是句法中的重点,一定要看清先行词在句子中作何成分,以此来决定用何关系词。
词汇手册是词汇复习的范围,切不可忽视。基本词汇一定要做到能写能用,不能仅停留在拼写和词义上。对常用的动词和动词词组的用法要了如指掌,千万不能因为现在试题中没有词汇的四选一题而放松词汇的复习,这和上述的语法知识是同样的道理。任何考题都离不开词汇。词汇的知识和语法知识一样,直接影响到试卷的其他考查项目。
英语复习不能只抓知识而放松语言技能的训练。高考试卷的绝大部分是语篇,或填词,或阅读,或写作,这些都是从各个方面来检查考生是否能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
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测试目标所定的,并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的题材和语言难度设计的,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正确回答问题,不会因为对问题及选项理解的困难而产生答题的困难。
高考卷中常选有应用文及科普文章等阅读篇章,希望备考时对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所接触。在词汇部分,学生要注意语法(词性)和词义结合做题,而完型部分因其选项都是同一类词性的单词,更强调上下文的理解,所以同学在考前做题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并且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这样更有利于考场发挥。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li1371352011-05-31 18:04:09 发表
阅读部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选主题项以及回答问题,都要特别注意对全文结构的理解,题目基本上是按照文章的结构顺序出现的,所以学生同样在考前需注意积累解题经验,事实题,推断题,指代题等题型如何得到较高的正确率,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来获得经验。
翻译题主要考查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综合运用能力。除了考查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对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考查学生是否能将汉语的意思用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而不是只会按字面顺序将中文和英文字字对译,翻译是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最好体现。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写作:不妨多备些开头、结尾佳句
写作一般多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题,让学生有话可写。写作时要注意字、词、句、篇,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单位,考生必须先要会写正确的句子,同时作为考前复习,也要避免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用的句子越复杂越好,单词越花哨越好,真正的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内容详实,结构流畅,语言到位。无论是图表题,图片题,夹叙夹议的文章,议论文等形式,都要特别注意全文的组织结构。
另外,在考场内,学生一定要记住,不要过于着急提笔写作,先要读directions(要求)至少2遍,这其中包含很多要求写到的内容,并且也是作文的结构基础,然后根据要求有自己的思路后,再提笔写作。当然,考前几个星期内,学生可以准备一些较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型,还有一些表示转折,递进,原因等关系的佳句,并且通过一定量的记诵和实践中的操练加以完善和提高,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谚语帮助学生在作文里添上更绚烂的一笔。
[作文热身题]
第一种 图表题
用表格、饼状图或者柱状图等形式。例如:下图是某校对高三毕业生高考(微博)后进入大学前最想收到的礼物进行的调查,请就此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1.描述图表。 2.试分析出现这种调查结果的理由。 3.阐述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第二种 夹叙夹议文章
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表达论点。例:以“我盼望的一天(TheDay I’m lookingforward to)”为题写一篇120—150词左右的短文,该文包括以下内容:(1)阐述盼望这一天的理由。 (2)描述这一天到来的情形。
第三种 记叙类型文章
例:记一件你亲眼所见的好人好事。
第四种 最常见的议论文
大多是属于开放性的主题内容。例:从历史,学术氛围,人文环境,竞争意识等角度阐述“我心目中的大学”。
第五种 根据新闻报道和某种现象表述自己的看法
例:据报道,有些高校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大学期间,经常逃课去参加各种工作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请简要叙述你的看法。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数学篇]
高考在即,你还能做什么?
向明中学 史飞宇
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 沈子兴
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几天,数学复习就是尽量把握属于自己的分数,拾漏补遗,把容易忽略的细节、似是而非的概念、出错的地方整理出来,避免在高考中再次出错,从而提高得分率。细节决定成败,接下来就从三方面举例说明:
一、对教材内容做个全面的梳理
首先,将高中的数学书拿出来,结合《考试手册》逐章仔细翻阅,把平时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找出来,因为每个综合题都可分解成若干个小题目,而往往一个概念的不清晰会导致全盘皆输,所以第一件事就是知识的梳理,给缺失的内容打上补丁。
回复该发言
翻译题主要考查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综合运用能力。除了考查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对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考查学生是否能将汉语的意思用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而不是只会按字面顺序将中文和英文字字对译,翻译是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最好体现。
第四页:英语篇·作文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写作:不妨多备些开头、结尾佳句
写作一般多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题,让学生有话可写。写作时要注意字、词、句、篇,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单位,考生必须先要会写正确的句子,同时作为考前复习,也要避免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用的句子越复杂越好,单词越花哨越好,真正的一篇好文章更重要的是内容详实,结构流畅,语言到位。无论是图表题,图片题,夹叙夹议的文章,议论文等形式,都要特别注意全文的组织结构。
另外,在考场内,学生一定要记住,不要过于着急提笔写作,先要读directions(要求)至少2遍,这其中包含很多要求写到的内容,并且也是作文的结构基础,然后根据要求有自己的思路后,再提笔写作。当然,考前几个星期内,学生可以准备一些较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型,还有一些表示转折,递进,原因等关系的佳句,并且通过一定量的记诵和实践中的操练加以完善和提高,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谚语帮助学生在作文里添上更绚烂的一笔。
[作文热身题]
第一种 图表题
用表格、饼状图或者柱状图等形式。例如:下图是某校对高三毕业生高考(微博)后进入大学前最想收到的礼物进行的调查,请就此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1.描述图表。 2.试分析出现这种调查结果的理由。 3.阐述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第二种 夹叙夹议文章
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表达论点。例:以“我盼望的一天(TheDay I’m lookingforward to)”为题写一篇120—150词左右的短文,该文包括以下内容:(1)阐述盼望这一天的理由。 (2)描述这一天到来的情形。
第三种 记叙类型文章
例:记一件你亲眼所见的好人好事。
第四种 最常见的议论文
大多是属于开放性的主题内容。例:从历史,学术氛围,人文环境,竞争意识等角度阐述“我心目中的大学”。
第五种 根据新闻报道和某种现象表述自己的看法
例:据报道,有些高校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大学期间,经常逃课去参加各种工作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作为一名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请简要叙述你的看法。
第五页:数学篇·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数学篇]
高考在即,你还能做什么?
向明中学 史飞宇
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 沈子兴
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几天,数学复习就是尽量把握属于自己的分数,拾漏补遗,把容易忽略的细节、似是而非的概念、出错的地方整理出来,避免在高考中再次出错,从而提高得分率。细节决定成败,接下来就从三方面举例说明:
一、对教材内容做个全面的梳理
首先,将高中的数学书拿出来,结合《考试手册》逐章仔细翻阅,把平时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找出来,因为每个综合题都可分解成若干个小题目,而往往一个概念的不清晰会导致全盘皆输,所以第一件事就是知识的梳理,给缺失的内容打上补丁。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进考场前 高考名师带你重温最重要考点
li1371352011-05-31 18:04:09 发表
如:1.取整函数是什么;2.怎样把两个函数图像进行叠加;3.零点的概念是什么;4.二分法是什么;5.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交点在哪;6.会用图像法、逼近法或计算器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近似值吗;7.如何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值;8.向量的分解定理是什么;9.什么是斜二轴测图;10.会用矩阵和行列式求方程组的解吗;11.什么是点估计值。
二、对解题思想方法的梳理
高中数学有几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的灵魂,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但代数题目也能用几何方法解决,从而简化解题过程,常见的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求直线斜率;2.求两点的距离;3.求方程解的个数转化成曲线交点的个数;4.求复数的最值。
三、对易错点的梳理
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同一地方犯同样的错误,把错误减低到最少,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得分率。如:1.正确运用表示否定的字眼,如:都是,至少一个,大于等于,且,或;2.直线倾斜角、异面直线、向量夹角、两条直线的夹角范围各是什么;3.基本不等式适用范围和取等号的条件;4.区别二项系数和所有项系数;5.求单调区间,先求定义域;6.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公比的两种情况;7.注意题目要求中“精确到0.01”、“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等字眼;8.在用到共轭虚根成对出现时看清是否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考前复习三大关注点
对数学学科而言,有些知识点必须重点关注。
1.关注二期课改新增知识点。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分解定理、行列式、矩阵、算法初步及统计中基本统计量的计算(方差、标准差、数学期望等),立体几何中旋转体的有关计算,理科空间向量的应用,文科三视图的问题,这些知识点的考查,目前都是基本要求,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明白其表示的实际意义就能够拿到分数。
2.关注函数基本性质。函数基本性质的考查在每年的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特别是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及最值几乎每年必考,包括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判断,利用奇偶函数、单调函数的性质解题(包括图像特征)等,特别提醒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经过平移后,其对称中心、对称轴也随之移动,解题时应注意利用图像的对称性。另外,反函数是每年必考知识点,包括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求反函数及利用原来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解决问题等。在函数中应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有理分式函数的性质,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经过转化总能化为这两种类型的函数。
3、关注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数学重要的思想和解题方法。每年数学试卷中总有一道或两道专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问题。解题时首先要判断该题是否适合用数形结合解决,如适合再考虑构造怎样的函数,并且能正确做出该函数图像。如问题是考虑方程解的个数,则可转化为两函数图像交点个数;如是考虑不等式问题,则可转化为两个函数图像的上、下关系问题。若问题中含有参数,在构造函数时,应考虑一个函数图像是固定的,而另一个函数图像是变动的。如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且只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根据方程特点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图像是确定的,而函数的图像是平行于直线的动直线,通过画图得出。
回复该发言
二、对解题思想方法的梳理
高中数学有几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的灵魂,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但代数题目也能用几何方法解决,从而简化解题过程,常见的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求直线斜率;2.求两点的距离;3.求方程解的个数转化成曲线交点的个数;4.求复数的最值。
三、对易错点的梳理
常提醒自己不要在同一地方犯同样的错误,把错误减低到最少,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得分率。如:1.正确运用表示否定的字眼,如:都是,至少一个,大于等于,且,或;2.直线倾斜角、异面直线、向量夹角、两条直线的夹角范围各是什么;3.基本不等式适用范围和取等号的条件;4.区别二项系数和所有项系数;5.求单调区间,先求定义域;6.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公比的两种情况;7.注意题目要求中“精确到0.01”、“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等字眼;8.在用到共轭虚根成对出现时看清是否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第六页:数学篇·重点知识
考前复习三大关注点
对数学学科而言,有些知识点必须重点关注。
1.关注二期课改新增知识点。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分解定理、行列式、矩阵、算法初步及统计中基本统计量的计算(方差、标准差、数学期望等),立体几何中旋转体的有关计算,理科空间向量的应用,文科三视图的问题,这些知识点的考查,目前都是基本要求,只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明白其表示的实际意义就能够拿到分数。
2.关注函数基本性质。函数基本性质的考查在每年的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特别是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及最值几乎每年必考,包括函数奇偶性、单调性的判断,利用奇偶函数、单调函数的性质解题(包括图像特征)等,特别提醒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经过平移后,其对称中心、对称轴也随之移动,解题时应注意利用图像的对称性。另外,反函数是每年必考知识点,包括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求反函数及利用原来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解决问题等。在函数中应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有理分式函数的性质,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经过转化总能化为这两种类型的函数。
3、关注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数学重要的思想和解题方法。每年数学试卷中总有一道或两道专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问题。解题时首先要判断该题是否适合用数形结合解决,如适合再考虑构造怎样的函数,并且能正确做出该函数图像。如问题是考虑方程解的个数,则可转化为两函数图像交点个数;如是考虑不等式问题,则可转化为两个函数图像的上、下关系问题。若问题中含有参数,在构造函数时,应考虑一个函数图像是固定的,而另一个函数图像是变动的。如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且只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根据方程特点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图像是确定的,而函数的图像是平行于直线的动直线,通过画图得出。
回复该发言
共有6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