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此前测算,到2015年末,新疆电力装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千瓦,其中,内用3400万千瓦,外送2600万千瓦,外送比例由“十一五”末的零上升至43%。
随着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周末在北京召开,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有望再上一层楼。
新疆拥有大量煤炭、油气和新能源资源,但受地理位置所限,当地除天然气已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外,其他资源都很难方便地输出。
这一局面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彻底改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上周披露,5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疆电外送”专题会议上明确提出,同意新疆开展哈密 郑州 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前期工作。
仅仅两天后,在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前夜,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发文,批准新疆全面启动实施这一工程。
作为“疆电外送”工程的首条线路,工程规划新建 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2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2300多公里,新增换流容量750万千瓦,工程静态总投资约254亿元。
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均可实现向河南省输电370多亿千瓦时,将就地转化煤炭1800万吨以上,在提高煤炭附加值、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同时,真正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
而这只是新疆打造能源大通道的第一步。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国家电网还在规划中国乃至世界首条 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力图在“十二五”期间兴建。
“这一从新疆到江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已上报发改委,线路的最高输送能力可以达到960万千瓦。
国家电网此前测算,到2015年末,新疆电力装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千瓦,其中,内用3400万千瓦,外送2600万千瓦,外送比例由“十一五”末的零上升至43%。
业内人士指出,“疆电外送”提速后,在当地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将从中受益。
此外,由于特高压建设对变压器和开关的需求最大,特变电工(600089)、中国西电(601179)等受益也较明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