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汽车的其他话题……

返回汽车……


我收藏的爽吧……


陈君石:在内地不会形成食品危机

1 陈君石:在内地不会形成食品危机
黑乎乎百分点2011-06-02 03:47:21 发表
台湾的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越演越烈。6月1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宣布,从6月2日起,禁止输入及在香港销售由台湾成伟食品公司生产的一款果冻,因为检测显示其含有塑化剂。此前,香港已禁止两款台湾生产的运动饮品进口及供应,并指令业界回收市面上的有关饮品。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出公告,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
现在很多人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不过,陈君石表示,很多人误解了食品添加剂,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一个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而是因为食品里加入了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其他原料,比如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他是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教授。
6月1日,陈君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期台湾的塑化剂食品问题在内地不会形成食品危机,因为内地进口相关台湾食品的数量不大。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针对已通报的有关产品,着手在内地市场上进行抽样检查。
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21世纪》:中国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规范和监管,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陈君石:其实中国在食品的监管标准方面,与国际接轨得最好的就是食品添加剂这个部分。我们与国际CODEX的食品添加剂的标准是一样的,有16类的食品分类体系,并规定了同一个类别的使用量。对于某些中国特有的食品,我们有自己的标准。
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300多种,比CODEX的标准,以及欧美国家批准的数量都少,因为中国的食品加工业发展程度不如发达国家。
需要说明的是,政府不会主动把新的添加剂加入批准使用的名单中,需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或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动申请,政府才会进行审核,有一套严格的审批过程。
《21世纪》:您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陈君石: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一个是由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即使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比如糖精超标使用,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其实滥用的情况不多,不过只要是300多种名单以外的食品添加剂,使用了就违法。现在的问题是,食品里加入了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其他原料,比如三聚氰胺、塑化剂、苏丹红。
很多人误以为加入了食品添加剂,食品就不安全了。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关键要看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
《21世纪》:现在有人把台湾的塑化剂污染事件与2008年的三聚氰胺相比,认为是新一场食品危机。你怎么看?
陈君石:近期台湾的塑化剂食品问题在内地不会形成食品危机,因为内地进口相关台湾食品的数量不大。
我们2008年之后才发现,在乳品行业的原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情况很普遍,使用的量也很大。整顿之后,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厂商还有138家,在2008年的时候有接近200家生产商,而生产其他奶粉的厂家就更多了。而美国的婴幼儿吃奶粉的数量比中国多,但只有4家规模很大的生产商。
在2008年,政府规定,凡是三聚氰胺超过规定含量的奶粉都需要销毁。但2009年和2010年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些生产奶粉的厂商偷偷把奶粉藏起来。比如有一次检查就发现,有人把奶粉藏在农户家的墙里。那些把奶粉藏起来的厂商,等风头过了之后,就以低价,把那些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卖给生产含乳饼干、饮料的厂商。
过程监管而非终端抽查
《21世纪》:近年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应该如何监管才有效呢?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陈君石:在内地不会形成食品危机
黑乎乎百分点2011-06-02 03:47:21 发表
陈君石: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理想的状态是过程管理,而不是终端产品的抽样检测,因为最后查到有问题已经晚了。过程管理模式是,到生产地点检查原料来源、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检测结果等。
这个是现代化的监管模式,也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模式,对于大企业很管用。但是对于内地几十万的小型企业却不适用,你去查某个食品企业,它没有任何生产记录。所以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香港的抽样检查数量最多,内地的抽样检查次数少于香港,但是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要多,因为欧美企业是用过程管理。不过香港的抽样结果是完全透明的,而内地的抽样检查结果,很多不是全部公布的,需要提高透明度。
《21世纪》:如何在事故出现之前就介入和防范,而非出事之后才去处理?
陈君石:2009年6月1日有了食品安全法之后,有了很多前期防范的措施。食品安全法规定,要建立食品安全评估制度,就成立了42个人的专家委员会。最近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约为200人的规模,并成立理事会来管理,理事会成员来自各个部委。
风险评估中心的第一个报告是关于碘盐的,在卫生部网站上可以查阅报告。现在我们也在关注含铝添加剂的问题,这些做法都是过去没有的。
风险评估中心的第一个报告是关于碘盐的,在卫生部网站上可以查阅报告。现在我们也在关注含铝添加剂的问题,这些做法都是过去没有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