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3.cache.netease.com/ent/2011/6/2/2011060211021745f37.jpg)
黄海波(微博) (资料图)
中新网6月2日电2010年,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火了,憨厚的经济适用男“余味”成就了黄海波。这个北影科班出身,在电视圈奋斗了十年的男演员终于熬出了头。在此之前,他是《新上海滩》中的丁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林、《笑着活下去》中的杨文榜……十年磨一剑,这个小眼睛、不那么帅的男演员一步步走得踏踏实实,在圈子里赢得了“好演员”的口碑。这一次,“新好男人”黄海波突破形象,在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中化身英勇的抗日军人。如今,实力派黄海波的时尚形象受到认可,坦然公开的恋情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1 谈参演《十三钗》———对张艺谋,我是“死乞白赖”要去的
张艺谋执导的《十三钗》目前在南京热拍,在片中,黄海波变身气势如虹的硬汉国军。对于战争题材的戏一直都很有兴趣的黄海波,自曝这次是主动向张艺谋请命参演的:“真的,我真的是死乞白赖要去的,我觉得要去,一定要去,我觉得中国的男演员都应该去开开眼界,和这些国际拍战争戏的团队合作合作,尝试尝试!”
由于《十三钗》要求保密,黄海波说起参演《十三钗》的感受时相当谨慎:“拍到现在,我在努力找一些词语来形容这次拍摄的经历,我发现只有两个词,一个是震撼,就是战争场面的那种震撼;再一个就是真实,所有场景的真实,包括一个道具,比如一颗手榴弹,都是按1:1比例做的,你把它的帽拧开,环拉掉,8秒到12秒间,它就可以燃烧爆炸,而且冒出的是真实的黄烟,真实得让我目瞪口呆!”
《金陵十三钗》还有近一个月就要杀青,但直到现在,大家也只是知道黄海波演的是一位抗战军人,但具体是个教官、排长或者就是个战士,都还是一个谜。据黄海波透露,抗战国军和日军的第一场遭遇战,昂贵程度令人惊讶。“说实话,到了现场,也没有人告诉你应该严格或不严格,但我自己就会非常自觉地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拍这样的战争戏砸进去的全是真金白银,太昂贵了,第一场戏的遭遇战,我觉得耗资3000多万元并不夸张。但最后能呈现到大银幕上的只有7到8分钟!”
2 谈传奇经历———“余震”后出生,14岁演第一部电影
黄海波的出生颇为戏剧化。1976年11月25日,当初生的黄海波睁开双眼时,他看到的是一顶军绿色帐篷的屋顶,帐篷外面是一片废墟,其中一处半塌的房屋就是他的家———就在几个月前,这儿经历了一场举世罕见的唐山大地震。对于这场旷世浩劫,黄海波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但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我妈那一年特别不容易,挺着个大肚子,我爷爷气管炎,我奶奶也在生病。在地震的一个小棚子里,一块木板,两边支着木架子,上面放着草,一块青色的布放在上面,我妈就拿一大羊皮袄,包着脚别让脚着凉。木板上铺着被子,上面铺着狗皮褥子,它保暖啊!”黄海波说,“如果时间可以穿越,就穿越到唐山大地震那一天吧!我就特想回到那个时候帮我妈一把。”所以2010年,当《唐山大地震》横扫内地影院时,黄海波包下一个整场,请爸妈、朋友哥们儿还有他们的父母去看这部戏。
黄海波半岁的时候,“神秘失踪”的黄爸爸回来了。原来,那时作为军医的他接到上级指示前往新疆参与原子弹试验。那是一个封闭、与世隔绝的环境。正因为患难时无暇照顾妻儿的自责,使得黄爸爸成为了黄海波心目中最为英武的男子汉。“我觉得生活中硬汉就应该像我爹这样。”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