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益难增已经成为目前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之一,何况还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新华社 图
“现在工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太频繁了。”苏州某民营纺织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的吴莹(化名,女)感叹。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多个省市再一次上调基本工资,钱包逐步鼓起来对工人是件喜事,但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却给企业盈利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
吴莹直言,工人待遇的提高,不等同于工厂效益的增加。
工资翻倍
“相比去年,工资涨了20%左右。”吴莹口中的20%,就是今年2月江苏省刚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包括南京和苏州在内的一类地区由之前的每月960元涨至1140元。
这家位于苏州的纺织企业主要生产家饰布,出口俄罗斯等欧洲市场,大约有200名工人。
吴莹告诉早报记者,公司开出的薪水中,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全勤奖和各类社会福利。
“我们是计时制,按照工人工作小时付工资,但现在提高了工人的工资,他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可能提高,生产成本又上去了。”吴莹说。
相比20%增幅,王刚经营的徐州一家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似乎更棘手。
据王刚介绍,相比七八年前,自己工厂工人的工资涨幅已经超过4倍,而成本在此期间涨了大约40%。
王刚称,工资在2008年就已出现上涨苗头,但幅度比较小,从去年以来,涨得最厉害,“现在工人一开始就提涨工资,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屈服于工人的要求,要不然怎么开工生产。”
据了解,王刚的企业目前工人平均月薪在2000元上下,熟练工人在2600-2700元左右。
与王刚相似,拥有一家贸易公司和一家服装加工厂的林捷也同样面临工资上涨的压力。林捷称,2005年时,针织工人的月薪在1200元左右,而现在至少达到3000元,“2008年开始涨,但2010年涨得特别厉害。”
效益难增已经成为目前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之一,何况还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前提下。
“承诺做出去了,但压力也更大。”王刚叹息道,现在行业内很多企业是越做越亏,有些干脆暂时关厂停业。
但面对记者,王刚不肯透露工厂盈利到底如何,只是简单地称“赚钱是一年比一年少”。
央行6月1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一些地广人稀、劳动力相对短缺、对省份外劳动力依存度较大的西部省份,劳动力价格涨幅相对更大,调查显示,2010年新疆伊犁建筑工地木工、瓦工工资上涨20%-50%;吐鲁番畜牧业养殖大户反映,2010年雇佣男劳动力工资比上年上涨40%左右。
上述报告称,2010年,全国共有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则称,去年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14.1%,高于2009年的6.6%,年平均工资超过2万元。
拉长时间跨度来看,眼下的涨薪潮,可能是在“还旧债”。野村证券此前对中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做出的估算显示,1994年至2008年,劳动生产率年增速20.8%,同期制造业工资年涨幅仅13.2%。
跳槽频繁
集中“还旧债”的成本并不低。
工人在告别了低工资的同时,企业却面临着员工大幅跳槽的局面。
吴莹介绍称,现在许多年轻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很多都是来来回回的,三进三出的都有,有些做了一两个月就走人了。”吴莹认为,员工流动大主要还是对工资不满意,尽管目前的收入普遍比以前高。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