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美国政府沽空克莱斯勒股权 菲亚特收购

1 美国政府沽空克莱斯勒股权 菲亚特收购
月缺心2011-06-04 21:43:13 发表
北京日报6月4日报道2008年底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财政部为挽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注资成为它的股东。时隔3年,美国财政部得以功成身退。北京时间昨天,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宣布将其在克莱斯勒公司剩余的6%股份出售给菲亚特汽车公司。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彻底从克莱斯勒的救助计划中退出。
据悉,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上半年,奥巴马政府向风雨飘摇的克莱斯勒注资125亿美元,成为克莱斯勒的股东,持股比例为9.8%。上个月底,克莱斯勒宣布向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偿还76亿美元贷款,其中美国财政部获59亿美元,加拿大政府获17亿美元。加上此前的偿还额度,克莱斯勒已累计向美加两国政府偿还112亿美元。
清偿债务后,克莱斯勒获得了重新发展的机遇。金融危机期间,克莱斯勒除了求助于美加两国政府,还曾获得意大利汽车巨头菲亚特的援手。而与美国财政部债务关系的解除,是菲亚特增持克莱斯勒股份的前提。此前菲亚特持有克莱斯勒46%的股权,此次增持后,其以52%的股比实现了对克莱斯勒的绝对控股。
此前,另一家受到美国政府救助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也宣布向美国政府归还300亿美元的贷款。外电报道称,美国政府之所以急于从克莱斯勒和通用抽身,一方面是由于两大汽车企业的确已恢复元气,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要在2012年大选年之前脱离与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的关系。预计从现在开始,美国财政部将会在纽交所不断减持通用汽车股权,由于这一原因,通用汽车在公布了亮丽的一季度财报后,股价仍然重挫3%。
记者手记
“自由市场”外衣下的美国国企
西方经济学视“自由市场”为最高准则,一切按经济规律办,政府绝不与企业发生纠葛。在这种逻辑下,美国似乎不应存在“国有企业”。但美国政府对两大汽车企业的救助,清清楚楚地表明,在“自由市场”,国有企业同样可以有。
在金融危机爆发、两大汽车企业面临破产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并没有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而是由白宫亲自出面游说,美国财政部从国库里拨出800多亿美元入股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当了一回“国有股东”。尽管在救助过程中,美国议会举行了貌似激烈的辩论,美国媒体也一度传出百年通用可能破产倒闭的消息。
无论是直接出资入股,还是拿下通用两任CEO瓦格纳和惠塔克,以及核销克莱斯勒20亿美元的债务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与通用汽车、克莱斯勒这样的大型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美国政府与美国企业之间可能表现得形同陌路,但到紧要关头,美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摒弃它所宣扬的“自由市场”,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帮助本国企业。因此,即便美国政府沽空了克莱斯勒股权,它与克莱斯勒的关系也永远不会结束。
当下次有人以“自由市场”的经济学理论来指摘中国企业时,中国企业要明白:理论与行动有时是两码事。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