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中国重汽补充说明说而不明 或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1 中国重汽补充说明说而不明 或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lezhixianxl2011-06-05 16:38:39 发表
5月27日中国重汽发布公告“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公司补充说明公告”(以下简称“补充说明”),就笔者在《证券市场红周刊》第17、18期发表的“中国重汽:关联交易隐瞒巨额收入?”、“中国重汽一季报利润大幅下滑之谜”部分内容作了解释。但感觉中国重汽该“补充说明”说而不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笔者文章分析的结论:中国重汽有可能被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占用巨额资金,为了掩饰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导致其巨额销售收入难以确认,并因此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存货骤增谜团:补充说明解释无法自圆其说
补充说明称:“公司2010年末和今年一季度存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重卡市场每年的旺季集中在3、4、5月份,而从销售到最终用户投入使用需要进行为期一个月到数月不等的销售及改装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库存储备会导致丢失大量的订单。公司2010年末主动改变生产经营策略,加大库存储备量,争取市场销售的主动权,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较之该公司2010年的年度报告中对存货上升的解释,补充说明中这段辩解依旧显得毫无新意,难以自圆其说:该公司存货大幅增加,并非始于2010年末,而是自2010年初以来其存货便持续大幅上升,如表1所示,去年一季度该公司存货开始大幅上升,即使如该公司所称销售旺季的二季度,存货仍旧呈上升之势。可见,其存货大幅上升并非如其补充说明所称:“公司2010年末主动改变生产经营策略,加大库存储备量”所致。
补充说明称存货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应对“重卡市场每年的旺季集中在3、4、5月份”。然而,其发布的今年1~4月份的产销数据却不支持这种说法:今年3月中国重汽产量15500辆、销量仅为10919辆,今年4月其销量为14432辆,仍旧低于其3月份的月度产量,其4月份销量大于产量,是由于主动减产的结果,并非是因为销量大增、供不应求所致(见表2)。
中国重汽发布的2010年各月产销数据显示,其月度最大产量为15980辆,同年月度最大销量为13552辆;该公司今年销售旺季3月、4月的销量分别仅为10919辆和14432辆。由此可见,即使中国重汽今年产能没有扩大,其产量仍足以保障其旺季销售所需。试问:一家汽车月度产能15980辆、旺季月度最大销量仅为14432辆的企业,有必要为销售旺季备货而使库存数倍激增、乃至存货突破百亿元大关吗?(见表3)
由于存货的大幅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和存货减值损失大幅上升,二者合计影响中国重汽2010年税前利润2亿多元(详见笔者“中国重汽:关联交易隐瞒巨额收入?”一文)。
中国重汽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多次提及“公司是按订单进行生产”。令人费解的是,一家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其存货额去年上升150%以上,今年一季度存货继续大幅上升。作为一家面向市场且资产负债率高达80%的企业,其存货规模如此突飞猛进的增长,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其年报所称的“为销售旺季大量备货”在补充说明中老调重弹,与该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自相矛盾,其解释理由难以自圆其说。
产销数据背离源于隐瞒巨额收入:补充说明实质上已承认
补充说明称:“公司与重汽集团在产销量数据出现偏离,主要是由于披露口径不同。公司以财务口径为依据统计销量,即需开出发票且货款到账后视为销售。重汽集团的产销量数据是按照统计口径,即进入销售环节后视同销售。”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中国重汽补充说明说而不明 或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lezhixianxl2011-06-05 16:38:39 发表
货款到账与否并非是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会计上才会设“应收账款”科目;“公司以财务口径为依据统计销量,即需开出发票且货款到账后视为销售”,这显然不符合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也与该公司财报上披露的收入确认条件不符。中国重汽2010年的年报中载明的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条件为:“本集团将重型汽车及其配件按照协议合同规定运至约定交货地点,由经销商确认接收后,确认收入。经销商在确认接收后具有自行销售重型汽车及其配件的权利并承担该产品毁损的风险。”
如果中国重汽补充说明中“需开出发票且货款到账后视为销售”的说法属实,该公司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应该为0。但其2010年的年报显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高达16.6亿元、较期初的12.9亿元增加了3.7亿元!可见,其补充说明的这一说法并不属实。
笔者分析认为,中国重汽在收入确认条件上很可能采用了双重标准,即对于关联交易,以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货款到账才确认收入,由于集团公司占用其大量资金,大量销售收入未能确认;而非关联交易,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其账面上大量应收账款是这部分业务销售结算所产生。因此其补充说明中所称“需开出发票且货款到账后视为销售”实际上承认了该公司关联交易隐瞒巨额销售收入并被关联方占用巨额资金的行为。
去年四季度亏损之谜未解
对于去年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补充说明解释为对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进行了重分类调整,但对去年四季度亏损却避而不谈。
补充说明称:“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销售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10年报中两类重分类事项影响毛利率下降4.4%。1,将研发材料费从管理费用中重分类到主营业务成本。”2,“将营业费用中返利重分类到主营业务收入”。
该公告表明,去年四季度由于重分类调整,导致其四季度毛利率下降4.4%,其报表毛利率为6.3%,因此调整前毛利率为10.53%,与其2010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无明显差异(详见表4)。
可以确信的一点是,无论在收入、成本费用各项目之间进行何种调整,都不会影响利润:“将研发材料费从管理费用中重分类到主营业务成本”,虽然增加了主营业务成本,但同时会减少等额的管理费用,对其利润显然不会有影响;“将营业费用中返利重分类到主营业务收入”,即销售返利冲减主营业务收入而不计入营业费用,该调整事项虽然会减少主营业务收入,但营业费用也会相应减少,收入与费用同时减少相同金额,对其账面利润也不会产生影响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然其去年四季度毛利率大幅下降不是由于成本上升所致,而仅仅是由于对报表有关项目内容进行调整所致,那么,导致其去年四季度亏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分析显示:2010年前3季度中国重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1亿元,而2010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仅6.73亿元,这意味着其去年四季度亏损0.37亿元。虽然中国重汽2010年的年度财报中为其子公司济南桥箱公司在齐鲁银行伪造金融票证案涉案款项计提了坏账准备1亿元,由于中国重汽持有济南桥箱51%股权,该事项影响中国重汽当期净利润仅为0.43亿元,对其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有限,并不足以致其亏损。
因此,导致中国重汽去年四季度报表利润亏损,显然另有原因。
对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解释不能成立
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中国重汽解释称,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致使单车采购成本增加”。但是,其一季度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虽然销售毛利率同比小幅下滑,但由于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了14.8%、销售毛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14万元,显然,销售成本上升并非是其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国重汽补充说明说而不明 或隐瞒巨额销售收入
lezhixianxl2011-06-05 16:38:39 发表
对一季报比较分析显示,其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是由于管理费用、所得税费用大幅上升所致。而且,如果该公司所说“将研发材料费从管理费用中重分类到主营业务成本”属实,其今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应该不是大幅上升,而是应该有所下降才属正常(详见表5)。因此,该公司对其今年一季报利润下滑解释的理由并不成立。
尽管中国重汽补充说明中否认其通过关联交易向重汽集团输送利益以及“滥用会计估计、计提秘密准备、人为调节报表利润的行为”,但其对去年四季度亏损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解释理由都不能成立。导致该公司去年四季度亏损及今年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该公司计提秘密准备、关联交易向重汽集团利益输送等所致(详见“中国重汽:关联交易隐瞒巨额收入?”、“中国重汽一季报利润大幅下滑之谜”等文章)。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中国重汽在补充说明中表示,“预计2011年6月末,存货将有显著下降”、“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在今后任何情况下,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非公允定价损害公司利益及其股东利益的情形。”
期待中国重汽能切实履行其上述承诺,规范其与集团间关联交易,公平对待其境内外投资者,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在生产经营方面,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和资产风险,以提高其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