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下滑并非放松信号
本周三官方公布的PMI指数为52%,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此前以中小企业为样本的汇丰PMI指数为51.6%,环比继续下降。从各分项指标来看,购进价格指数、现有订货、原材料库存和新订单指数降幅较大,其中购进价格指数下降5.9个百分点。“因为5月份受放假的影响,历史上5月份的PMI数据都会比4月份回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对《红周刊》说。
“PMI尚未见底。”中信证券宏观组判断说,诸建芳认为今年大部分行业的新订单和产成品库存指数明显下降,表明需求减弱是本次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未来经济增长仍将处于回调过程中(见图1)。而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上市公司存货逐季攀升,从年初的2.56万亿元升至3.21万亿元,今年继续这种势头,一季度末已升至3.52万亿元。而与此同时,存货周转率却没有同步提高,未来数月上市公司去库存任重道远。

自今年3月份就提示5月份去库存风险的国泰君安认为,未来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继续回落,下一个季度的生产下滑最快,经济将受到显著的影响。从历史数据看,7月份PMI可能会回落至50%这个警戒线以下。“我们预计三季度末经济会见底,在此之前预计央行还会再加息一次,幅度依然为25个BP。”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吕春杰对《红周刊》说,他认为判断经济何时见底远比盯住PMI是否跌破50%更有实际意义。
但,这一切缘于管理层的主动降速。在输入型通胀尚未缓解以及国内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还没有到为保增长而掉头宽松的时候——5月CPI或再创新高,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6010亿元——意味着紧缩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
5月CPI创年内新高
本来4月份食品类CPI出现回落的好势头,岂料旱灾的加剧再次推高市场通胀的预期。《红周刊》记者走访北京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看到,鸡蛋和猪肉的价格均有明显上涨,5元/斤的鸡蛋价格早成了遥远的回忆,超市促销柜台前买鸡蛋的市民排起了长龙,猪肉价格涨幅更是离谱,让人吃不起。数据显示,5月中旬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已双双创下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同比涨幅达到5成左右。农业部监测的数据也印证了5月份全国范围内食品涨价,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与“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均从月初的约175附近上升至月底的186(见图2、图3)。
“预计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可能与4月持平,我们据此预测5月份CPI同比涨幅约为5.5%,将创出年内新高。”交通银行金研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称。而《红周刊》记者采访的多名宏观分析师均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认为5月份CPI将不低于4月份的5.3%,且考虑到6月份翘尾因素将继续走高,短期内通胀依然是居高难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