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期报告《库存的消化路径》中指出,因需求端受紧缩政策压制,制造业从3月中后段就已经开始了去库存过程,库存消化分为2个阶段:一、降价去库存,大概持续到7月末;二、价稳量升去库存,到3季度末。
目前仍处降价去库存的过程中,但观察到的价格变化是温和的,而且最新的PMI库存数据显示,5月份产生品和原材料库存消化较快。
去年2季度去库存开始时,产成品库存在5、6月份连续大幅跳升,而同时的工业生产活动快速放缓,说明需求端出现了显著的恶化,今年的产成品库存在4、5月份是明显下降的,说明需求端好于去年,这支撑工业产品价格到目前为止仍较为坚挺。因此我们认为,较去年2季度,今年的库存消化更为健康,从而对企业的盈利的冲击将明显小于去年。
对比去年5-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密集下调阶段)与今年4-5月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降幅,今年明显小于去年,超过5%的有有色金属中的锌、铜以及化工品中的硫酸,而多数品种的钢材出厂价格是上涨的。
我们认为6月份信贷环境较5月份可能进一步收紧,那么工业品价格仍可能出现回落。
通过PMI指数看主要行业库存:
钢铁:库存消化快,但下游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5月份钢铁行业的PMI产成品和原材料指数均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产成品库存下降很快,已经降至50%以下,但需求领先指标出现背离,易钢资讯公布的钢铁下游行业新订单指数由4月份的49.95%大幅降至40.87%,而中采PMI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则出现小幅回升,这可能是由下游需求向钢厂传导的滞后性造成的,我们对6月份钢铁行业下游需求保持谨慎态度。
机械、交运设备:新订单下滑,产成品压力回升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压力均不大
风险提示:内外需出现超预期下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