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创业板发生新的变化,创业板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表示,调整期过后,创业板将进入一个比较平稳发展的周期。
王守仁日前在第13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认为,创业板调整周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以及国内高通胀压力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近期资本市场低迷,进而传导到创业板市场上;一是创业板在推出初期存在盲目炒作的现象,当前大部分估值过高的股票正在回归正常的估值水平。
“总体上,目前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仍具有高成长性,大多数净利润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高于主板市场,也高于世界其他创业板市场。”他认为,中国创业板不会重蹈纳斯达克市场网络股崩溃的覆辙。
王守仁建言,监管部门应尽快完善创业板退出机制,建立证券投资保险等补偿机制。他认为,新三板扩容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作为创业板退出渠道,也可作为创业板上市项目的基地。“新三板应该定位于高成长的小企业,不一定是高科技企业,并实行‘私募发行,公开交易’的发行交易制度。”(周少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