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丹麦青年科学家竞赛上,何兴平接受评委问询。
中国青年报报道 柳州铁路一中高三学生何兴平有点“痴”:在高考(微博)的关键时刻,当其他同学纷纷绷紧神经,全身心投入紧张复习时,他每天还会抽出时间摸摸电脑,看看天下大事,搜集一些电子制作的最新信息。
在学习上分心的结果直接导致他的学习成绩滑落至班级靠后的名次,连考个二本院校都有点悬。
这个“痴”也成就了何兴平:他用两年时间潜心研制的一款能防盗、防火、防煤气泄漏的智能安全报警器,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今年4月,何兴平带着这个项目来到欧洲,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丹麦青年科学家竞赛。回国前,他从丹麦二王子阿希姆手中接过竞赛三等奖奖牌。
何兴平得到了参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在面试中出色的发挥让中山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向他发出邀请。他纠结了:选哪所学校好呢?
我能把它提出来,就一定能完成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何兴平就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等科技竞赛活动,大大小小的奖没少拿。考入柳州铁路一中——柳州市两所最好的高中之一时,他的成绩排名在全年级中上游的位置,只要保持下去,将来考上一所一本院校基本没什么问题。
何兴平却没有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
这个改变源于高一时何兴平的一次发烧经历。当时恰巧碰上家里没人,全身无力的他想走到电话机旁向家人求助,却力不从心。幸好妈妈提前回来把他送到医院方才脱险。痊愈之后他想到,现在很多家庭也可能会遇到陌生人闯入、火灾、煤气泄漏等突发事件,如果家里没有人,后果不堪设想。要是能制作出一款远程控制的智能语音报警系统,在危险来临时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灾难的发生。
市面上像煤气报警器这样单一性能的产品已经很成熟,而且也有一些具备相关功能的电子模块出售。一开始,何兴平认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一些自己的创新想法,要完成这个作品也许半年就够了。没想到,这会变成一场持久战,开发过程前后持续了近两年。
为了挤出时间搞制作,何兴平基本上不睡午觉。高一高二两年,他每天都尽量在学校把作业做完,以保证晚自习回家后能全身心投入项目的开发。而晚自习后回家洗漱完毕一般都11点了,何兴平还要弄上一两个小时,却也不觉得累。
高一时,何兴平的母亲没有阻止儿子搞研究,而且还很支持他: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给儿子买电子零件和专业书时却从不吝惜。
进入高二以后,何兴平的项目开发进展并不顺利,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和老师渐渐有些不太支持他的研发工作了。当时何兴平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个阶段挺过去,“我觉得我能把它提出来,就一定能完成。”
在母亲眼中,何兴平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他总是跟我说妈妈你不用怕,你要相信你的儿子,我是不会令你失望的。”初中时,何兴平因为投入太多精力从事科技制作,学习成绩也一度落到年级40多名,后来他花了些工夫补习功课,中考时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我不担心他不成功,我是担心他时间不够。因为已经高二了,决定命运的时刻就快要到了。”但是,母亲的担心和劝说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儿子虽然嘴上说不做了,但母亲仍能发现他暗度陈仓的蛛丝马迹——从他书桌和床头放着的那些电子、编程方面的书就能看出他最近在干什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