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室内仅有7名学生在上课
四川新闻网讯 在凉山州甘洛县两河乡四面环山的泥觉村中,有一所7人的小学,学校里有一位临聘教师郭普全。除了泥觉村小学外,郭普全还担负着同乡俄洛村小学的教学工作。
22年前,在甘洛县两河乡金星小学代课的郭普全被调至两河乡偏远的村小泥觉村小学任教。因为教师缺乏,郭普全先后两次承担起另一偏远村小俄洛村小学的教学工作。如今,一师两校的状况依然。而这种一师两校的教学状况,占据了郭普全20多年教学生涯的大部分时间。
行课期间,郭普全上午在泥觉村小学上课,下午在俄洛村小学上课。
为了教学,郭普全每天来回步行2个多小时,翻山越岭10余公里,两地上课,风雨无阻……
巧遇过生日
校长手机放歌送祝福
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郭普全做了一盘土豆、一碗白菜汤,庆祝自己的生日
8日下午,在甘洛县两河乡中心校校长周乃勋的带领下,成都商报记者来到郭普全任教的泥觉村小学。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走近一间略新的砖房前,一个身材微胖、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讲台上,手拿木棍,指着黑板上的字教学生们认读。
周乃勋说,正在上课的老师就是郭普全,因为知道有客人要来,他少有地调整了一次课,上午给俄洛村的孩子上课,下午给泥觉村的孩子上课。因为没有灯,教室内显得有些昏暗。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4套桌椅分两排摆着,坐着7名学生。
下课后,经郭普全同意,成都商报记者进入与教室一墙之隔的他的寝室。寝室被分为里外两间,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卧室。厨房内,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电饭煲、洋瓷碗等,还有几颗小白菜及半袋米,一把面条。卧室没有灯,一张单人床靠墙摆放。
当天是郭普全43岁的生日,也是他在泥觉村小学任教的第22个生日。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郭普全做了一盘土豆、一碗白菜汤,庆祝自己的生日。周乃勋拿出自己的手机,放了一段儿童版的生日快乐歌。“没有礼物,但还是要祝你生日快乐。”说话间,周乃勋夹了一块土豆,放在郭普全的碗里。
第二页:抽空做午饭 下午要到另一校上课
抽空做午饭
下午要到另一校上课
因为教学条件有限,泥觉村小学目前只设有一、二年级,两年招一次生
9日早上7点过,孩子们陆续来到泥觉村小学上学。郭普全早早起了床,并给学生上课。还是复习,课程内容是字词。
“因为教学条件有限,学校只设有一、二年级,两年招一次生。”郭普全介绍,现在就读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今年下半年准备招生,两个村预计招25人。
快到11点,学生下课。郭普全赶紧跑到厨房,舀了一碗米,用电饭煲煮上。“最后一节课下课后,饭就煮熟了,做个菜,吃了得马上赶路,要不然赶不上俄洛村那边的上课时间。”郭普全说,12点怎么都得出发,“那边上课的时间是下午1点,路上行走的时间就需要一小时左右。”
11点30分,学校下课。郭普全赶紧做了一个土豆片当菜,并在半小时内完成吃饭等工作。
“收拾东西准备走了。”郭普全一边收拾上课用的书本等物,装进背包内,顺便还将一副羽毛球拍装进背包。同时,他还用塑料袋装上一个篮球,准备一起提走。“一副羽毛球拍和篮球,是两所学校共用的体育用品。”周乃勋说出门的时候,郭普全看了一下天空。“有可能要下雨。”折回屋后,郭普全拿起一件雨衣,然后锁上门出发前往俄洛村小学。
两校都要跑
每天走路超过10公里
两校相距5公里以上,郭普全每天在教学路上行走的路程,来回超过10公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