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北京西城区白纸坊小学的食品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麦德龙工作人员正在为同学们现场演示食品可追溯系统。资料照片
编者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先后召开。要实现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不容推卸,与此同时,监管体系和监管职责也至关重要,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
从源头到餐桌: 构建全程监控体系
今年5月底前,北京市卫生部门要求全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单位,不仅要向卫生监督机构备案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还应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向消费者公示。当月,卫生部门还对全市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进行了全面检查。
从农田或养殖场再到终端的餐桌,一种食物要经历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等多重环节。某一个环节出问题,食品安全就会有风险,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着眼全环节和全过程。
在餐饮服务环节,北京市积极推行食品添加剂计量和采购索证制度,依法严惩在餐饮加工中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或采用非食品原料加工产品的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三年来,北京市在食用农产品环节继续巩固奥运成果,强化全程监控,特别是对奶牛养殖散户入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奶站建设进行补贴,严查添加违禁物质,保证生鲜乳收购环节的质量安全。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北京市严格落实添加剂生产许可和使用申报制度、企业按批次检验、质检部门每周抽检三聚氰胺的制度,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在食品流通环节,北京市加强了食品添加剂销售、运输、仓储的管理,切断非法添加物的供应渠道,并联合各省区市政府,对检出违禁物质和添加剂含量超标的食品及违法经营者实行严格的退市措施。
在宁夏,监管部门围绕实现全程有效监督,着力推进关键环节重点整顿。从源头上整顿农产品质量,整顿食品流通秩序和餐饮服务。通过努力,当地食品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流通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餐饮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在湖南省长沙市,监管部门着重通过夯实基层基础来强化全程监管。全面实施标准生产工程、放心市场工程和阳光消费工程,将工作触角延伸至社区和村。监管部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使用添加剂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使得全市76家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重点抓好乳制品、畜禽产品、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生产销售的全程监管,每年检验检测食品10万批次以上。
重拳出击:
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以来,江苏监管部门逐环节、逐行业开展了食品安全集中整顿。全省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单位165万多户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222起,涉案金额9945万元。其中,问题乳粉清查清缴工作采取以县(市、区)为责任单位的做法,对“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建立起市(县)长负责制,并采取坚决措施彻查清缴流入省内的含“瘦肉精”生猪及其产品。今年7月,江苏省政府还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市、县的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