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宇春参加《中国梦想秀》。
华商报6月15日报道 最近,为“草根”圆梦的舞台越来越多了,《中国梦想秀》、《中国达人秀》、《我心唱响》等近期热播综艺节目个个都准备了“催泪弹”。但是哭多了也累呀,有观众就质疑节目组有意煽情。记者就此采访,电视台并不讳言煽情,但也表示在努力避免观众审美疲劳。
记者观察
眼泪,是看综艺的体会
近期的热播综艺节目让普通百姓讲述感人故事,赚足观众眼泪,伴随着收视率的拉升,记者发现圆梦者的才艺在“秀”中反而退到其次,关键是你的故事要感人。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中,李宇春带着听障儿童“老鹰捉小鸡”,背景向观众介绍,来自浙江的6岁小姑娘楼奕天生听力障碍,渴望跟正常小朋友一样在舞台上唱歌……温情爆满的节目让观众感动不已,节目收视率以1.252%成为同时段全国第二。
东方卫视《我心唱响》首集中,李静芝苦苦寻找被拐的儿子23年,至今儿子不知下落,她却帮无数孩子找到亲生父母,节目组邀请李静芝帮助过的孩子一起为这位“妈妈”唱歌,歌声唱哭了在场媒体。
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中,摆地摊夫妇的“蜘蛛侠”跳甩葱舞,夫妻的患难真情感人而破格晋级,这期节目成为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一。网友“陆心蕊”在节目贴吧留言:“每期主持人都会弄些稀奇古怪的情景,给圆梦者惊喜,我相信嘉宾拿到节目组邀请后,激动和想哭的心情,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观众都能感受到的!”
节目回应
煽情,是制作的必要手法
在眼泪越来越汹涌的同时,也有冷静的网友质疑节目“煽情”,“毛线球88”就说:“看综艺本意应该快乐,但现在每周都要哭,心好累啊!感觉电视台不把我们搞哭,就不甘心一样!”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节目组请的煽情嘉宾是托儿。
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制片人蒋敏昊,昨日回应“煽情”,他说:“先保证所有圆梦者,绝对没有一个‘托’。”蒋敏昊并不避讳说:“煽情是节目制作必需的手法。节目从开播至今,很多人物都给观众们带来了感动和勇气,我们只想让大家更能体会圆梦者当时的心情。”
昨天,《我心唱响》总导演陈晔接受本报采访,他认为浮躁的年代中,电视人需要为大众展示更多正面、积极的情感,“拒绝煽情有一个办法,就是节目组对嘉宾故事的选择,我们必须找到真的值得被人喝彩的感情,而且每一集主人公情感经历也要不同,才能给观众新鲜感,避免审美疲劳。”
行业看法
同质化,只会让节目短命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博士研究生、网络时事点评节目《麻辣书生》的主持人林白,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解读说:“煽情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不是不能运用,但应该适当运用,不能节目一开始就讲悲伤故事,刻意渲染气氛制造泪点,而不是观众主动被感动。”
此外,节目上的梦想能引起大家共鸣吗?林白分析说:“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的梦想,是跟偶像合唱,或者是把夫妻患难情展示出来,观众第一次看,会因为故事感动而流泪,但集集煽情点都一样,观众的泪腺越发麻木,所以,纯粹煽情的同质化只会让这类型节目终结更快。真正撼动人心的圆梦节目,应该展示逐梦者一步步的努力,到那时观众给出的眼泪,才是最真实自然的。”
回复该发言